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併發性白內障

西醫病名

定義由眼部病變所造成的晶體透明度部分或全部喪失者, 稱為併發性白內障, 常引起併發性白內障的原發眼病有: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嚴重角膜炎等;變性性疾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高度近視、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眼內腫瘤、網膜血管性疾病、內眼手術後的併發性白內障臨床上並不少見。 晶體混濁的發展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眼部病變的進展過程。 由於晶體後囊薄弱, 無上皮層, 故多發生囊膜下混濁。 併發性白內障發生機理尚未完全明瞭。 一般認為由於眼內炎症或其他病理過程,

其代謝產物影響晶體的營養和代謝, 致使晶體混濁。 併發性白內障首先在晶狀體後極部出現黃色光反射, 有廣泛的空泡和裂隙, 並可導致多孔狀的疏鬆結構。 這種白內障之所以好發於後極部, 是因為晶狀體後極部囊膜最薄, 且無上皮覆蓋, 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該處囊膜的通透性最易發生改變, 引起晶狀體代謝障礙, 而逐漸發生混濁。 白內障的發展與眼內病變的進展過程常成正比。 一般都在眼病的晚期發生。 有些眼病不一定都引起典型的併發性白內障, 而只是誘發老年性白內障早日形成或促其發展。

西醫診斷標準

1、原發性疾病史, 如葡萄膜炎、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眼外傷、高度近視等。

2、視力明顯下降。

3、晶狀體後囊首先出現金黃色蜂窩樣鍋底狀混濁,

以後向中心及四周發展, 後囊下皮質呈菊花狀混濁, 並有空泡變性, 最後擴展至全皮質混濁。

西醫診斷依據

1、晶體混濁的形態學特徵性改變:後囊膜下混濁, 呈玫瑰花瓣狀、網狀、花彩狀、點狀、條狀或彌漫性。 常有水泡及水裂, 後皮質有彩虹樣光澤。 數月或數年後可呈晶體完全混濁。 2、因眼部原發病不同, 晶體混濁特點也不同。 由虹膜睫狀體炎所致者多由前皮質開始;嚴重角膜炎可引起晶體前極部混濁;青光眼急性發作所致“青光眼斑”為前囊膜下邊界清晰的斑點狀白色混濁;高度近視多致核性混濁;視網膜色素變性的併發性白內障晶體混濁形態較為典型, 具代表性。 3、併發性白內障的發展取決於眼部原發病的進展過程。

4、併發性白內障多為單眼, 亦可為雙眼。 多於眼部原發病的晚期發生。 5、眼部原發疾病的特徵, 如葡萄膜炎的KP房滲出等。 晶體未完全混濁前可詳查眼底病變表現。

體征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葡萄膜炎所致白內障虹膜睫狀體炎引起者, 混濁呈白色、緻密, 有虹膜新生血管時, 這些血管可以伸展到其表面。 後葡萄膜炎引起者, 混濁起自後囊下, 呈彩色點狀混濁, 逐漸向其他部位發展。 過熟時可出現囊膜皺縮、鈣化斑及膽固醇結晶沉著。

青光眼所致白內障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高眼壓持續長久後, 在瞳孔區晶狀體前囊上皮下, 常發生邊界清晰的斑點狀白色或淡灰色混濁, 稱青光眼斑, 為青光眼發作後遺徵象。

絕對期青光眼中, 晶狀體核發生混濁, 逐漸發展至整個晶狀體, 呈黃白色外觀。 抗青光眼術後, 可使原存的白內障加速發展。

近視眼所致白內障常為核心性, 呈棕黃色, 繼而皮質部也有混濁, 但發展緩慢, 可持續數年仍不成熟。

病所致的白內障見於視網膜色素變性, 視網膜脫離, 眼內新生物或寄生蟲等病。 併發性白內障原則上也可以用手術摘除晶狀體來進行治療, 但由於眼球本身還存在著其他病變, 手術的併發症多, 預後遠不及老年性白內障來得好。

西醫鑒別診斷

1、老年性囊膜下的白內障:表現為囊膜下棕黃色盤狀混濁, 邊緣清楚, 厚度基本一致, 而且沒有彩色結晶, 空泡比較少, 常呈鍋巴樣外觀。 無其他眼病。

2、外傷性白內障:有外傷史及角膜、虹膜外傷痕跡, 混濁部位與傷痕多關係密切。 混濁沿晶體纖維分佈延伸, 無空泡及彩色結晶。

西醫治療

1、治療原發病。

2、併發性白內障明顯影響視力, 眼部原發病穩定情況下, 可採用手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