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主要針對小兒慢性的營養障礙症。
這種病的症狀是經常出現腹瀉或嘔吐、大便時爛時硬、身體日漸消瘦、不想吃東西、精神困倦、好哭、夜睡多汗、爛口角等情況。
民間凡遇到小兒出現上面症狀,
都喜歡採用這種療法治療。
操作方法:
小兒俯臥,
操作者以食指抵于小兒背脊之上,
拇指與食指挾住小兒背脊皮膚,
拇指後退,
食指向前,
作翻捲動作,
自小兒臀部尾椎開始,
左右手交替自下向上翻卷移動,
直至背頸交界處的大椎穴,
每捏3把,
將皮膚提一提。
如此,
反復5趟,
每天1次。
操作時用力適當,
不要擰轉,
操作時沿脊柱直線前進,
小兒捏脊療法:
捏脊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 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 常用于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症, 所以又稱“捏積療法”, 屬於小兒推拿術的一種。
禁忌:
脊柱部皮膚破損, 或患有癤腫、皮膚病者, 不可使用本療法。
伴有高熱、心臟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注意事項:
1.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 手法宜輕柔。
2.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 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 以3-5分鐘為宜。
3.一般在空腹時進行, 飯後不宜立即捏拿, 需休息兩小時後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