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

關於五行學說, 大家可能瞭解得不是很多。 從中醫學術的角度去看, 五行學說對臨床的診斷和防治有著指導作用。 也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的一部分, 對中醫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 那麼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是什麼意思呢?

五行相生, “生”含有資生助長和促進的意義。 相生的次序是:術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以次圍生, 迴圈不盡。 因此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醫學。

“我生”兩方而的聯繫, 生我者為“母”, 我生者為“子”, 所以五行的相生關係, 又叫“母予關係”。 以火為例, 生我者木, 則木為火之母;我生者土,

土為火之予。 餘此類推。

五行相克

“克”台有制勝、制約和克服的意思。 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五行中任何一行, 都具有“克我”、“我克”兩方面的聯繫。 克我者為我所不勝, 我克者為我所勝。 所以《內經》中又把相克關係稱為“所勝”和“所不勝”的關係。 以火為例, 克我者為水, 我克者為金, 那麼金就是火之“所勝”, 水就是火之“所不勝”。 餘此類推。

在中醫學中, 運用相生、相克的道理, 主要說明人體內臟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統一協調關係, 以維持生理活動平衡。 相生與相克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而, 投有生, 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生成。 沒有克, 就會過於亢盛, 而破壞平衡。

因此, 相生中須寓有相克, 相克中亦寓有相生,

這樣才能維持和促進事物相對的協調平衡和發展變化。 造化之機, 不可無生, 亦不可無制, 無生則發育無由, 無制則亢而為害。 必須生中有制, 制中有生, 才能相反相成, 運動不息。 這就清楚地說明了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

從這種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關係中還可以看出, 五行之間的協調平衡是相對的。 因為相生相剋的過程, 即事物消長發展的過程。 消與長是相對的, 都要通過相生相剋的調節實現相對的協調平衡。 這種相對平衡的迴圈運動, 不斷地推動著事物的正常變化與發展。

相乘

“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即過分的克制)。 例如;木氣偏亢, 金不能對術加以正常克制時, 過分的木便去過分克土, 使土虛, 則為“術乘土”。

相侮

“侮”是持強淩弱,

有欺侮的意思(即反克), 又稱“反侮”。 例如, 正常的相克關係是金克木, 若金氣不足, 或木氣偏亢, 術就會反過來侮金。 相乘與相侮是屬於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 超過了正常制約的程度。

五行中任何一行發生太過和不及, 都可使生與克失去平衡狀態, 制約生化的正常規律就遭到破環, 而產生相乘相侮的賊害現象。 在中醫學中運用相乘, 相侮的道理來說明人體內臟的病理變化和轉變規律。

結語:有關於五行學說的含義, 在不同的領域裡有不同的說法。 在中醫學說中, 當然是指中醫領域裡的相關知識。 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結論, 靈活地將陰陽五行學說應用在醫學領域。 還用來說明人類生命起源,

生理現象, 病理變化。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