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多樣, 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淮山、柿子、芝麻、蜂蜜等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 但不可吃得太飽太撐, 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秋分藥膳則要善用百合, 如百合蓮子羹, 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
1木形人: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養肝潤燥的食物, 如白蘿蔔、藕、荸薺、甘蔗、秋梨等。
藥膳可選擇“玫瑰糕”:鮮玫瑰花100克, 麵粉500克, 麵肥50克, 葡萄乾、青梅各30克, 白糖200克, 食堿5克。 將麵肥用溫水調勻, 倒入盆內, 再加入麵粉及適量水,
2土形人:蓮子芝麻健脾益氣
飲食調養:試試有健脾益氣、生津潤燥功效的太子參、大麥、淮山、栗子、蓮子、秋梨、銀耳、芝麻、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八寶飯”:糯米500克, 薏苡仁、白扁豆、蓮子、核桃仁、龍眼肉各50克, 大棗20枚, 白糖60克。 將薏苡仁、白扁豆、蓮子用溫水泡發4小時候, 洗淨, 放在砂鍋或高壓鍋內煮熟備用。 將大棗洗淨, 泡發, 核桃仁炒熟。 龍眼肉裝入盆內備用。
3水形人:多吃調補心肝食物
飲食調養:除了多吃生津潤燥的食物, 還要多吃具有健脾養胃、調補心肝作用的食物, 如百合、銀耳、核桃、淮山、芝麻、太子參、板栗、小米、秋梨、蘿蔔等。
藥膳可選擇“人參薯蕷糕”:白參3克, 蓮子5克, 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各10克, 糯米粉、粳米粉各1000克, 白糖100克。 將白參、蓮子用溫水泡後, 蓮子去皮去芯, 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壓碎成藥粉。 將藥粉、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放入盆內,
4火形人:荸薺甘蔗清熱生津
飲食調養:可多吃具清熱生津、健脾潤肺功效的食物, 如荸薺、甘蔗、白蘿蔔、秋梨、柑橘、銀耳、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荸薺雲吞”:豬瘦肉50克, 麵粉200克, 薑5克, 蔥5克, 醬油10克, 鹽5克, 生粉20克, 雞蛋1個。 將荸薺去皮, 剁碎;豬瘦肉洗淨, 剁成泥;薑切粒, 蔥切碎。 將肉泥、荸薺、薑、蔥花、鹽、醬油放入碗內, 打入雞蛋、生粉, 拌成餡, 待用。 將麵粉加入清水揉成麵團, 再切小塊, 擀成面皮, 然後包成雲吞。 在鍋內注入清水適量, 用武火煮沸, 下入雲吞, 煮至浮起。 再煮5分鐘即成。 有清熱養陰, 健脾益肺的功效。
5金形人:蘿蔔山藥養陰潤燥
飲食調養:宜多吃豬肉、雞肉、魚肉、沙參、玉竹、百合、生地、胡蘿蔔、甘蔗、秋梨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山藥荸薺燉胡蘿蔔”:鮮山藥250克, 荸薺250克, 鮮藕250克, 胡蘿蔔250克, 紹酒10克, 鹽3克, 味精2克, 雞油25克, 薑5克, 蔥10克。 將鮮山藥去皮, 洗淨, 切成4釐米的方塊;胡蘿蔔去皮, 洗淨, 切成4釐米的方塊;鮮藕去皮, 切成4釐米的方塊;姜拍松, 蔥切段;荸薺去皮, 洗淨, 一切兩半。 將鮮山藥、荸薺、鮮藕、胡蘿蔔、紹酒、雞油、薑、蔥同放入燉鍋內, 加適量水, 置武火上燒沸, 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 加入鹽、味精即成。 有清熱養陰, 益氣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