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通宵夜班是致癌因素嗎

如同紫外線、汽車尾氣、吸煙等, 通宵上班隱藏著使人患癌症的潛在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把通宵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

●可能因素

據美聯社報導, 總部設在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把通宵夜班列為“可能致癌因素”。 美國癌症學會說, 它也可能效仿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迄今, 美國癌症學會在描述夜班與癌症發病的關係時, 多用“不確定”、“存在爭議”、“未得到證實”等措辭。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採取這一說法, 是因為研究顯示, 通宵上班的女性和男性中,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高於日常上班人群。

報導說, 相對較高的癌症發病率並不能證明通宵上班“引發”癌症, 但科學家懷疑, 通宵上班存在健康風險, 因為它打亂了人體生物鐘, 而人體內能抑制腫瘤產生的褪黑激素一般在夜間分泌。

●研究佐證

報導說, 如果這一因果關係得到確認, 全世界範圍將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群受到影響。 專家推算, 在發達國家中, 大約有20%的工作者主要上夜班。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癌症流行病學專家理查·史蒂文斯是最早關注通宵夜班與癌症關係的科學家之一。 1987年, 史蒂文斯發表一篇論文, 認為夜間的光線與乳腺癌發病有關聯。 此前, 史蒂文斯注意到, 上世紀30年代以來, 在工業化社會, 乳腺癌的發病率突然飆升。

那個時代, 夜班工作被視為工業發展的標誌之一。

史蒂文斯的這一推斷當時令大多數科學家感到不可思議。 而近些年來, 一些研究發現, 常年上夜班的女性確實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動物實驗也顯示, 日夜顛倒使動物更容易出現腫瘤, 更容易早死。 一些研究還顯示, 通宵夜班的男性群體中,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關於夜班與癌症的分析報告將發表在12月號的《柳葉刀腫瘤》雜誌上。

●如何彌補

癌症流行病學專家史蒂文斯說, 除了夜班人群, 那些經常晝夜顛倒的人群, 如長途旅行者、失眠者, 面臨同樣的風險。

史蒂文斯建議, 夜班人群下班後應該在足夠黑暗的房間裡睡覺, “對你的身體來說,

黑與亮的平衡非常重要, 應該在黑暗中睡覺”。

美聯社說, 科學家們正在探索減少夜班人群患癌風險的方法。 一些公司正在嘗試不同燈光, 以找到不影響褪黑激素分泌的燈光類型。 迄今, 對褪黑激素分泌影響最小的是紅色燈光, 不過, 恐怕很少有人願意在這種燈光下工作。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