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對糖尿病人飲食的研究, 僅限於控制糖類的攝入量, 但似乎並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為此,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大衛·靳克斯博士對66種食物進行了試驗, 試圖發現食物與血糖之間的關係。 試驗得出了令人吃驚的結論:首先, 白麵包比白糖更容易升高血糖水準;其次, 大多數含糖食品(糖果、冰淇淋等), 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迅速升高血糖。 再次, 一樣的食物, 不同的加工方法會有不用的血糖反應。
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用“血糖生成指數”來反映某種食物和葡萄糖相比, 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了。 我們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定為100,
除了食物本身的特性外, 烹調加工方式也會對血糖生成指數產生影響。 做飯時注意以下幾點, 可以有效降低這個指數。
1、“粗”糧不要細作。 以麵包為例, 小麥粉麵包的血糖生成指數約為70, 但加入75%—80%大麥粒的麵包則為34, 所以, 提倡用粗制粉製成的麵包代替精白粉麵包。
2、簡單就好。 做飯時“偷點懶”, 蔬菜能不切就不切, 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 多嚼幾下, 讓腸道多運動, 對血糖控制有利。
3、多吃膳食纖維。 多選用含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 如魔芋、芹菜、竹筍等。
4、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質。 普通的小麥麵條血糖生成指數為81.6,
5、急火煮, 少加水。 食物的軟硬、生熟、稀稠、顆粒大小對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都有影響。 因此, 穀類煮熟不必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煮燉。 加工時間越長, 溫度越高, 水分越多, 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