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腫瘤大多數為惡性, 在成人惡性腫瘤中, 腎癌占3%, 在原發性腎惡性腫瘤中, 腎癌占85%。 歐美國家的腎癌發病率明顯高於亞洲國家。 男女之比約為2~3:1, 常於40歲以後發生, 腎癌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 偶有30歲以下者, 個別年齡僅20餘歲。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泌尿外科張豪傑
【腫瘤標誌物】
近年發展起來的腫瘤標記物檢查, 是一項新的檢查方法, 但缺乏特異性的腎癌標記物, ①血、尿中的癌胚抗原、血中親血色蛋白、尿中聚胺物等水準在腎癌患者中可有提高。 ②腎癌患者血清內γ-烯醇化酶含量升高, Ⅲ、Ⅳ期腫瘤陽性率高於Ⅰ、Ⅱ期,
【腎癌影像學診斷】
腹部B超及CT掃描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 它也使少數無症狀病人得以早期發現。 另外, 腹部MRI也是近年來應用較多的檢查, 通過B超、CT或MRI可瞭解腎腫瘤大小、位置、局部蔓延、淋巴結及血管受侵情況。 靜脈尿路造影有助於瞭解雙側腎功能及腎盂、輸尿管、膀胱情況,
1.X線檢查:為診斷腎臟腫瘤的非常重要方法, 特別是隨著設備技術不斷更新, X線檢查的準確性也在明顯提高。
尿路平片:在平片上可見患者患側腎影不規則增大, 腰大肌影模糊, 有10%腎癌腫塊內或腫塊周圍可見鈣化。
腎盂造影:靜脈腎盂造影或逆行腎盂造影是診斷腎臟腫瘤的最基本方法。
腹主-腎動脈造影:是腎腫瘤早期診斷及定性診斷的一項重要手段。
下腔靜脈造影:5%~15%腎癌的靜脈內有瘤栓, 造影可瞭解下腔靜脈、腎靜脈內有無瘤栓、下腔靜脈有無受到腫瘤壓迫和浸潤等改變。
2.CT檢查:主要用來確診腎占位性病變, 對囊性和實質性腫塊的鑒別, 準確率達93%。
3.MRI檢查 MRI檢查的優點在於:①一次掃描可獲得腎臟橫斷面、冠狀面和矢狀面的圖像;②沒有CT圖像中存在的偽影;③不需注射造影劑。
4.超聲診斷: B型超聲顯像是近年來診斷腎臟腫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於超聲檢查方法簡便, 無創傷性, 因而在腎臟腫瘤的診斷中已被廣泛應用。 超聲圖像還能顯示腎癌的範圍、癌腫有無侵入鄰近器官、肝臟或脾臟有無轉移、腎蒂及腹膜後淋巴結是否腫大。 因此, 對腎癌的臨床分期有一定幫助。
5.放射性核素檢查: 放射性核素檢查對臟器功能的瞭解有重要價值, 同時也能用顯象技術來達到反映臟器功能, 又能顯示臟器形態。 對一些不能作X線造影的病人更為合適。
6.此外, 腎癌病人應常規行胸片、肝B超、骨掃描等檢查,
腎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 男性多於女性。 腎臟良性腫瘤大多無症狀, 而有症狀的腫瘤多為惡性。 血尿、腹部腫塊和腰部疼痛為腎癌的三大主要症狀, 有些患者症狀很不典型, 臨床出現非泌尿系症狀, 如原因不明發熱、貧血, 常是腎癌的信號, 應早日追查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