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患過胃部炎症。
現在,
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胃病已成為影響健康的一大疾病。
醫學專家調查發現,
20至40歲的人中,
僅有47%的人胃黏膜比較正常。
而有些胃病可能會發生癌變,
患者應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隨時進行檢查,
以防不測。
1、胃潰瘍
有大約5%的胃潰瘍病可發生癌變。
因此,
有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原來的胃痛節律消失或加重,
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
體重減輕,
日趨消瘦,
不明原因潛血試驗持續陽性者。
2、胃息肉
本病是胃的良性瘤, 少數也有癌變的可能, 尤其多個息肉及息肉大於2釐米者更易癌變。
3、殘胃
少數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後留下的殘胃,
可因炎症、黏膜萎縮、營養缺乏等因素而發生癌變,
但這一般要在手術以後多年才發生。
因此,
在胃手術5~10年後,
如有條件,
要定期做胃鏡檢查。
對突然出現上腹疼痛、嘔吐時,
更應隨時請醫生檢查。
4、慢性萎縮性胃炎
辛辣食物、濃茶、咖啡、酗酒、進食狼吞虎嚥及服用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可誘發或加重萎縮性胃炎, 甚至誘發癌變。 因此, 平時應注意避免這些刺激因素。 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