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食欲有時可週期性輕度增減, 這些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 不必擔心。 寶寶在夏季往往食欲不振、厭食或食量減少, 這是由於機體為了調節體溫, 較多血液流向體表, 內臟器官供應相對減少, 以致影響胃酸分泌, 導致消化功能減低;加上天氣悶熱, 小兒休息、睡眠欠佳, 神經中樞處於緊張狀態, 體內某些內分泌腺體的活動水準也有改變, 這些均影響到胃腸道的活動;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由於大量飲水, 使胃液被沖淡, 以至食欲大減。
其實要提高食欲, 光靠吃開胃藥、吃補品是不行的, 下面一些方法或許有用。
1、飲食要定時
定時進食會使消化道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 以後每當臨近吃飯時, 整個消化系統便會動員起來, 產生饑餓感, 為進食作好準備。
2、勿強迫進食
由於複雜的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孩子有時吃得多些, 有時吃得少一點, 這是很自然的事, 有些家長卻大驚小怪, 緊張得不得了, 懷疑孩子是否患病了, 或者硬要他吃完這份飯菜。 有時由於硬塞反而引起噁心、嘔吐。 有的甚至產生反感、拒食, 日久形成厭食。
3、食物多樣化
消化不良, 是幼兒常見病之一。 主要是由於胃腸道消化酶分泌不足, 或蠕動功能失常, 而發生的消化功能紊亂或障礙。 消化不良的幼兒常表現為食欲不振, 身體瘦弱, 體重減輕, 甚至反復出現腹瀉。
4、要提高進食興趣
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允許孩子有挑遠食物的自由;烹調時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經常變換烹調方法, 例如將饅頭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雞蛋可燒成蒸蛋、白煮蛋、荷包蛋、蛋花湯等, 這樣可以提高孩子進食的興趣, 從而改善食欲。
5、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 精神抖擻, 食欲提高。 消化道的活動與大腦皮質的功能息息相關,
6、別在餐桌上訓斥孩子
實驗證明, 當一個人處在激動、憤怒、悲傷、憂慮時, 幽門括約肌會反射性地收縮, 使食物不能順利地排空而瀦留在胃中, 導致食欲下降。 因此, 進餐時的環境應該保持安靜、愉快、專心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