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很恐怖, 人們往往都避而遠之。 其實, 癲癇發作是一種無意間、無意識的神經系統功能失常, 大多數病患總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突然暈倒, 同時並有全身僵硬、眼睛上吊、牙關緊閉的現象, 然後又會開始全身抖動, 沒過多久便無意識的躺著, 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慢慢恢復過來。 這過程仿佛就像一場噩夢, 醒來後一點都不記得了, 但在發作的幾分鐘內, 卻很可能發生很多意外, 因此癲癇發作時的處理方法便顯得格外重要。
我們可以發現電視劇中對於癲癇病患發作時的情景, 總以要在病人嘴裡塞東西、強壓病人不要亂動、趕緊叫救護車等方式來拍攝,
一、癲癇發作前處理
一般來說, 癲癇病人在發作前有預感和徵兆, 如感覺異常, 胸悶、上腹部不適、恐懼、流涎、視聽模糊等。 因此, 患者本人在預感到癲癇可能要發作時, 儘快轉移到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 儘量防止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救助者可在病人末發作起來時立即用針刺或手指掐人中、合穀等穴位, 有時可阻止癲癇發作。
禁忌: 身邊無人、身處公路、水塘、爐火、銳器、高處等危險境地。
二、癲癇發作中處理
大發作時表現為腿部痙攣抽搐, 頭部後仰, 大叫一聲摔倒在地, 全身肌肉呈強直性收縮、痙攣,
禁忌:直接倒地;趴在地上;強行撬牙灌藥;強行按壓抽搐肢體;針刺;指掐;涼水沖澆
特殊情況:少數患者會出現的癲癇的持續狀態是該病的一種危重情況, 如就近有魯米那針劑, 可先一次較大劑量的藥物,
三、癲癇發作後處理
病人痙攣停止、進入昏睡期後, 應迅速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 並抽去其牙間墊塞物, 讓唾液和嘔吐物流出, 避免窒息。 此時可將其姿勢改為側臥, 並注意病人保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
禁忌: 眾人圍觀
四、癲癇醒轉後處理
病人醒後, 只感頭痛及周身酸軟, 對發作過程並無記憶。 可以細心照顧並注意觀察其狀態。 但不要向其描述發作時的“可怕”場景, 以免增加其精神負擔。
禁忌: 繪聲繪色的向病人描述發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