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由於很多原因造成了關節的退行性性變, 進而導致了骨關節炎的發生, 可以說該疾病的患者也是非常痛苦的。 俗話說, 疾病靠的是三分治七分養。 專家表示, 骨關節炎患者除了要接受專業的治療以外, 還有注意做好自我保健。
首先, 對該病應該有充分的認識。 若沒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則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但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改善神經、肌肉、骨關節的新陳代謝, 延緩其衰老進展的速度, 並防止僵硬不靈活。 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人則要避免或減輕病變局部的疲勞及進行適當的治療。
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較少, 到目前為止, 尚沒有一種能控制其發展或治癒。 有些吹噓能溶解或消除掉“骨刺”的所謂特效藥, 純屬子虛烏有。 試想, 若果真有此藥, 那正常的骨組織豈非一起被溶解掉!在目前醫療水準下, 除了手術, 其他任何藥物和方法, 都不能除掉已經生成的“骨刺”。 但不是所有“骨刺”都要手術切除, 只有極少數“骨刺”壓迫神經、血管而引起功能障礙的,
對受累的關節應加以保護, 使其能得到充分休息, 不要過度使用, 避免關節劇烈活動和過度負重, 防止關節承受不恰當的重力和暴力, 以減少關節的反復損傷, 如髖關節或膝關節受累者, 應避免過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長距離步行等。 若久坐後雙膝發僵, 在起立前可作一下“熱身運動”--輕輕地擺動幾下腿部。 要糾正不良的姿勢、體位。 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 而且能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頸椎骨關節炎病人應避免長期伏案、仰頭或轉頸, 睡眠時應用適當高度枕頭。 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 在日常生活中, 根據具體情況, 可適當使用拐杖之類的用具, 有利於減輕受累關節負荷, 穿較有彈性的鞋子, 用適當的鞋墊, 穿戴護膝或彈性繃帶, 對保護膝、髖等關節十分有益。 若有膝內翻、外翻等關節畸形或關節的先天性異常, 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 應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骨關節炎在臨床上很常見的疾病, 所以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強對該疾病的防範。 對於已經患病的骨關節炎患者也不要擔心, 只要積極的治療, 再按照專家所講的這些方法做好保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