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有律 起居有常
中醫子午流注認為, 一天之中午時和子時這兩個時辰, 是人最重要的睡眠時間。 所以養肝的首要之法便是在這兩個時辰裡躺下休息, 因為這時人體內五臟六腑的血都會到達肝臟, 受到肝的濡養, 即人臥則血歸肝之意。 根據現在的研究分析, 就是人體內的血液在兩個時辰裡, 是進入肝臟進行解毒的高峰時間。 如果人在這兩個時辰裡還是在緊張的工作或者學習, 那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出現肝氣鬱結, 肝血失養的證候, 久而久之, 便會出現大便秘結, 眩暈, 眼睛乾澀, 月經量少或色淡的症狀所以,
控制情緒 調暢情志
講究七情療法是中醫的一大特色之一, 人體的五臟分別對應五志, 即肝在志為怒, 心在志為喜, 脾在志為思, 肺在志為悲, 腎在志為恐。 所謂怒傷肝, 就是說情志過度刺激會影響肝氣條達, 五臟之氣的平衡關係受到破壞。 肝主疏泄的其中一個機能是主調暢情志, 肝臟與情志是相互影響的, 即肝臟的機能異常會引起人的心情欠佳, 同樣人的情志不暢也會影響肝臟的機能。 因此平時要注意控制情緒, 調暢情志。
注重飲食 勞逸結合
中醫學素來有五色飲食的說法肝主青色, 青色入肝經。 日常生活中, 平時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 如綠豆菠菜芹菜等, 它們具有疏肝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