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分析觀察表明, 運動員在嚴格、認真的訓練過程中, 不少人月經會變得不規則, 有的甚至閉經。 尤其對於青春少女來說, 較大運動量鍛煉時, 月經異常者占的比例更大, 多表現為月經初潮延遲、週期不規則、繼發性閉經等。 且運動量愈大, 初潮年齡越晚。
1.運動與減肥一樣, 都會導致身體脂肪的減少。 而女性需要最低限度的脂肪量, 才能維持月經的運作。 如果體重低於應有正常體重的10%~15%, 或體內脂肪的比例過低, 不到體重的17%, 體內缺乏製造雌激素原料的脂肪, 就影響雌激素的正常水準, 從而干擾正常月經的形成和週期。
2.運動會增加大腦中的內啡呔含量, 這是一種體內自然生成的鎮靜物質。 同時又能讓人感到欣快。 有趣的是, 內啡呔對於大腦的欣快效果, 比純嗎啡還要強。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人們在激烈的運動後, 會有一種放鬆、幸福的感覺, 包括上述白女士跑步後產生的“快感”。 但高濃度的內啡呔, 會影響腦部正常的激素運作以及月經週期,
3.沒有月經, 一般並不會發生什麼危險。 但雌激素過低若超過 6個月以上, 則可能會造成骨骼中的鈣質流失, 進而導致骨質疏鬆症。 長期下去, 可能會發生骨折、脊柱側突等, 甚至連原本體質健康的女性也不能倖免。 某體校的女運動員中, 1/3的人曾有過骨折, 而非運動員中只占6%。
4.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 過度運動、減肥或壓力等因素一旦停止, 幾個月後月經就能逐漸恢復正常。 如果及早發現、糾正, 月經恢復正常後, 或許還能挽救骨質疏鬆症。 若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月經仍未恢復正常, 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週期療法,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