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已成為一種慢性病
青光眼是一種損傷視神經的眼科疾病, 它對人體最大的威脅就是致盲, 致盲率為10%。 青光眼急性發作易被發現, 一般症狀為:眼球脹痛, 視力急劇下降及同側偏頭痛, 甚至伴有噁心、嘔吐、體溫增高和脈搏加速。
“由於患者多為開角型和慢性比較型青光眼, 患者在早期時沒有任何感覺。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期, 很容易耽誤治療”現在許多專家都認為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病, 因此青光眼患者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樣, 患者需要終身治療(如降眼壓眼藥水治療)並長期隨訪。
教授提醒, 如出現以下情況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檢查:經常性眼球脹痛, 鼻根眉弓痛而又無近視、遠視和散光或其它疾病;經常出現看燈或其它光源時周圍有彩虹樣的光環、看東西好像前面有一層霧遮擋;眼紅充血, 視力模糊, 疼痛明顯但無分泌物;遠視眼者及近視眼者近期內視力明顯下降;40歲以上經常更換老花鏡, 仍覺不合適;家族中發現有人患青光眼者。 此外, 40歲以上的人應每年查眼壓和眼底, 才能有效發現和預防青光眼。
眼壓高易導致青光眼
眼睛發脹或乾澀不一定是眼壓高
眼壓高是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戴隱形眼睛引發的乾澀大多是因為眼淚分泌減少等眼表問題引起, 不是眼壓高的表現, 但是高度近視是青光眼的易感因素。
陳師傅血壓一直控制得不好,
“火爆脾氣的人最容易患急性青光眼。 ”卓業鴻說, 急脾氣的人情緒失控後, 很容易影響自主神經調節, 導致眼睛前房角關閉房水排出受抑制而使眼壓急劇升高, “此外亂用激素類的眼藥水、常打領帶、亂戴太陽鏡都能引發青光眼。 ”
青光眼的發生確實與諸多環境因素和行為習慣有關, “做瑜伽中有很多倒立運動, 可能會導致腦部血流緩慢, 眼部供血受影響也而出現眼壓暫時性升高的情況, 而眼壓高與青光眼的發生有直接關係。
長期控制遵從醫囑
青光眼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患者應當依從醫生的囑咐, 定期隨訪檢查。 此外, 家庭自我保健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卓業鴻教授給出了以下建議:
1、保持積極心態。 青光眼患者容易具有憂鬱和焦慮情緒, 而情緒起伏會影響眼壓的波動。
2、留心季節特點。 通常閉角型青光眼多發病於黃昏或傍晚, 以及陰沉或寒冷季節。 此外, 患者在冬季的眼壓要略高於夏季。 因此, 易感人群應在這些時節多加注意。
3、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疲勞容易影響植物神經系統, 也容易誘發青光眼和眼壓升高。
4、戒除不良習慣。 抽煙、酗酒和暴飲暴食會破壞血管神經和內分泌系統。 因此, 培養有節制的生活作息有利於青光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