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 持續的高眼壓可以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 如不及時治療, 視野可以全部喪失而至失明。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總人群發病率為1%, 45歲以後為2%。
眼睛脹痛視力猛降趕緊就醫
對於青光眼, 你到底瞭解多少?近日,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公佈了“青光眼認知調查”。 調查資料表明公眾對青光眼認知嚴重不足, 73.5%的被調查者不瞭解什麼是青光眼, 即使知道仍有85%以上的被調查者不知道糖尿病、高度近視是高危因素。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教授指出,
另外, 據美國相關網站報導,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 青光眼患者晚上睡覺時的眼壓比白天高, 這會增加其病情惡化的幾率。 目前醫生對青光眼患者眼壓的測量通常在白天進行, 患者多採用坐姿。 但是當人們躺下後, 眼壓通常會升高, 這無疑會增加房水排出的阻力。
研究人員強調, 僅在白天測量眼壓是不夠的, 不能準確判斷青光眼患者失明的風險, 應該綜合考慮患者的不同姿勢。 此外, 青光眼患者睡覺時, 應儘量避免仰臥, 而採取側臥的姿勢,
別讓認識誤區耽誤了你的眼睛
此外, 專家特別強調, 對青光眼的認識有三大誤區, 如果不加注意, 會嚴重影響其治療。
誤區一:青光眼是老年病。 人的一生, 隨時都有可能中青光眼的招, 所以它絕對不是老人的專屬, 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發病率越來越高。 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如果患者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一旦發現眼痛、眼脹, 視力急性下降, 不明原因的偏頭痛, 並伴隨噁心、嘔吐以及虹視(即在燈光外看到一個彩虹樣的光環)等症狀, 就要懷疑青光眼的可能。
誤區二:青光眼不會導致失明。 因患青光眼引起雙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數的50%。
誤區三:出現症狀再去看醫生。 青光眼之所以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就是因為其早期症狀不明顯, 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 健康人35—40歲時至少要做1次全面的青光眼檢查, 並保持之後每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