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指透明的晶狀體發生混濁的一種常見致盲眼病。 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白內障是後天性白內障中最常見的一種, 多發生在40~50歲以上的老人。 晶狀體本身逐漸混濁, 而全身和局部未查出明顯病因者。 常為雙側發病, 可先後或同時發生, 從發病到成熟可歷時數月至數年。 根據混濁發生的部位, 老年性白內障可分為二類:核性及皮質性。 皮質性分為周邊皮質型及後囊性皮質型兩種。
【病因學】老年性退行性變:老年性的營養失調, 新陳代謝障礙, 老年性過度調節晶狀體退行變與毛髮變白, 皮膚皺紋發生肌理相似多在45歲以後開始發生。
體重過重易患白內障
美國芝加哥研究人員對17700名40-84歲的人進行6年跟蹤觀察, 其中370名患了白內障。 觀察發現, 肥胖體重超重較多的男人比較瘦的男人得白內障的可能性增加一倍以上。 研究人員在這項研究中把34%的白內障歸咎於體重過重, 12%歸因於吸煙, 4%歸因於高血壓, 2%歸因於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 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 前者占絕大多數, 有遺傳傾向, 其基本病理生理為絕對或相對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謝紊亂,
強光刺激易致白內障
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所塞西爾·德爾主持的一項研究證實, 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下會明顯增加患白內障的危險性。 他們把法國地中海沿岸城市塞特的2500名60歲以上的老人作為研究物件, 結果發現, 經常接觸強光者如電焊工和喜歡戶外活動的人, 患白內障的比例大大高於其他人群。 此外, 外出習慣佩戴太陽鏡的人比其他人患白內障的比例低40%。
老年人缺水易患白內障
近年研究發現, 如果老人發生脫水或患嚴重腹瀉, 就容易罹患白內障。 據有關資料表明, 發生過一次脫水的老人, 患白內障的幾率高出正常人4倍;曾兩次發生脫水或嚴重腹瀉者, 患白內障的幾率高出正常人21倍。 因為水是人體重要的組成成分, 當體內丟失10%的水分時, 就無法正常維持生命活動。 人的眼睛內液體含量較高, 當人體缺水引起晶狀體蛋白變性時, 最終就會引起晶狀體混濁而誘發白內障。
綜上所述, 要預防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 首先要重視調節飲食, 注意補充營養, 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