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 現在臨床上仍將肝硬化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 當肝損害持續加重, 超過了肝臟的代償能力時, 便進入了失代償期, 主要為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症兩大類臨床表現。 其中, 肝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如下所示:
1、全身症狀
患者一般情況與營養狀況較差, 消瘦乏力, 精神不振, 嚴重者臥床不起, 皮膚粗糙, 面色灰暗、黝黑或呈肝病面容, 部分患者有不規則低熱和黃疸。
2、消化道症狀
患者常見食欲減退, 厭食, 勉強進食後上腹飽脹不適, 噁心嘔吐;對脂肪和蛋白質耐受性差,
3、出血傾向及貧血
由於肝功能減退, 合成凝血因數減少, 脾功能亢進和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 輕度時患者可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皮膚紫癜等情況, 重度時可出現胃腸道黏膜彌漫性出血、尿血、皮膚廣泛出血等情況;約2/3患者有輕度、中度貧血。
4、內分泌紊亂
肝功能減退時, 對內分泌激素滅能作用減弱, 從而產生各種內分泌代謝紊亂, 主要為雌激素、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