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應學會自我觀察,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有關疾病變化的蛛絲馬跡, 掌握病情變化, 為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延緩病情發展爭取時間。 肝硬化患者可以從7個方面進行自我觀察:
1、食欲 食欲減退是較早出現的症狀, 提示有病情加重可能。 主要表現為厭食油膩, 食量下降, 嚴重的患者聞到肉的味道就會噁心、嘔吐。
2、體力 患者感覺體力明顯下降, 四肢軟弱無力, 不願意走動時, 應警惕病情反復。
3、體重 慢性患者如體重增加, 且沒有腹水, 需要考慮合併脂肪肝的可能;若體重明顯下降, 形體消瘦, 要進一步檢查明確是否發生癌變。
4、腹部 若出現明顯的腹部隆起、臍窩變淺, 尿量減少, 應考慮有腹水的可能, 這是病情惡化的重要表現。 另外, 要觀察腹壁有無彎曲靜脈, 這是肝硬化發展到相當程度的表現。
5、皮膚 部分患者可發現面部皮膚失去潤澤, 胸前和頸部可看到毛細血管擴張或形狀像蜘蛛的血管痣-蜘蛛痣, 手掌可見大、小魚際部位呈紫紅色—肝掌。 如這些皮膚變化從無到有, 則提示病情在逐步發展, 一定要儘早接受治療。
6、眼睛 肝臟與眼睛有很大關係, 如眼睛乾澀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見症狀;眼白部分變黃—黃疸, 通常提示病情處於明顯活動期, 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發現皮膚變黃。
7、小便。 通常小便發黃比皮膚黃疸還要早,
一旦出現一種以上的情形, 應儘早到醫院複查, 瞭解病情進展,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