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推拿主要是疏通經絡, 行氣活血, 滑利關節, 中醫推拿是從哪些方面來達到這三方面的作用的呢?通過下面的介紹相信大家會有所瞭解。
經絡遍佈於全身, 內屬於臟腑, 外絡於肢節, 溝通和聯結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組織, 再通過氣血在經絡中運行, 組成了整體的聯繫。 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局部, 在局部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 並且由於氣血循著經絡的分佈流注全身, 能影響到內臟及其他部位。 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開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 按點合穀穴可止牙痛。
現代醫學認為, 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 使作用區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 局部組織發生生理反應, 這種反應, 通過神經反射與體液迴圈的調節, 一方面得到加強, 另一方面又引起整體的繼發性反應, 從而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改變, 達到治療效果。
推拿對局部組織的作用, 據觀察, 直接接觸肌膚操作的摩擦類手法, 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細胞, 改善皮膚呼吸, 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 增強皮膚光澤和彈性;強刺激手法, 可引起部分細胞蛋白質分解, 產生組織胺和類組織胺物質, 加上手法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
通過神經、體液, 局部操作的推拿手法能對整體和其他組織產生作用。
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謝變化。 實驗室證明:推拿後白細胞總數和吞噬能力增加, 白細胞分類變化中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紅細胞輕度增加, 血清中補體效價、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也都有增加。
中醫推拿主要是改善了機體的功能, 而且並非只治療功能性疾病, 也會通過調整功能, 使器質病變得到恢復。 中醫推拿主要達到了疏通經絡, 行氣活血, 滑利關節這三方面作用, 能夠治療人體內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