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0歲到18歲需要5000次肯定, 才能使他充滿自信。 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本身就是最優秀的!不管家長還是老師, 都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環境, 目的就是要讓孩子比自己優秀。 ”這是專家對小學教師的忠告。
從話語中肯定孩子:專家問在場的老師:“如果我走進這個會場, 看到黑板上的字很難看, 顏色也不好, 就連旁邊畫的裝飾也亂七八糟, 那麼最鬱悶的人是誰?”
老師們認為最鬱悶的一定是寫字的那位老師。 校長卻說:“寫字的那位老師當然會鬱悶。 可是請大家想想, 如果我看這也不好, 那也不好,
如果說一些話讓成年人氣憤和鬱悶的心理, 那麼這些話放在一個孩子身上, 就會造成傷害。 當老師告訴一個孩子:“你怎麼這麼笨, 學了好幾遍還不會。 ”這不僅僅傷害了孩子, 也給我們帶來負面情緒。 但如果我們對孩子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老師相信你只要再好好地看一遍, 這些功課你一定都能學會!”這樣不僅讓孩子有了信心, 連我們也會想, 這是一個勤奮的學生, 願意為不懂的功課一遍又一遍地學習。
肯定孩子的五大秘訣:當負面事情發生時, 孩子更需要肯定。 孩子本身沒有對錯, 萬事皆有原因, 可能孩子把一件事情做錯了, 可是要相信他的動機是不會錯的。
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的理由, 並找出在這件事情中孩子做的值得肯定的方面。
如何正確地肯定孩子?專家提供五個方法:第一, 肯定事情中可以接受的部分;第二, 肯定情緒;第三, 肯定動機;第四, 肯定事情的發生;第五, 肯定事情中沒有想到的可能性。
想知道更多有關成長心理的資訊, 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