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語言透視心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當班主任好多年了, 每天孩子們都圍著我說這說那, 開始我並不在意, 覺得孩子說的不過是雞毛蒜皮的事, 沒什麼要緊的;有時心情不好還覺得煩。 一次看到“言為心聲”一詞, 忽然想, 孩子們的“言”也應該連著“心”, 當老師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 後來我便留意孩子們說的話, 發現孩子的話其實並不簡單。

“老師, 我不願意長大”

一次和一個孩子聊天, 孩子說:“老師, 我不願意長大。 ”這種想法讓我很驚訝!“不願長大”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十來歲的孩子本該無憂無慮, 怎麼會說出這麼沉重的話呢?為什麼這個孩子心裡會有著這麼重的包袱?只是她一個,

還是別的孩子也這樣?於是, 我在班裡進行了一次調查。 結果讓我震驚——全班49名學生, 居然有31人不願長大。

我調查孩子不願意長大的原因, 發現有這樣幾種情況:

一是父母經常說一些嚇唬孩子的話, 諸如如果學習不好, 將來找不到工作, 沒飯吃, 只能撿破爛什麼的。 將生活的陰影無情地投在純真的童心上, 使孩子覺得長大後的生活很可怕, 便想發明一種藥, 吃了就不再長大。

二是孩子天天看見爸爸媽媽忙忙碌碌地上班, 很少有時間休息, 他們害怕長大了像父母一樣失去自由, 失去快樂。 一個孩子說:“不長大, 就可以和同學在一起玩, 多快樂呀。 ”成人世界的壓力使孩子害怕長大。

三是孩子看到年老的爺爺奶奶行動不便、生病痛苦的樣子,

對長大變老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 這說明我們的教育在生命教育專題上還存在著盲區, 致使孩子不願長大。

孩子不願長大的原因摸清了, 我便針對這幾種情況開展教育, 讓學生對生活、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我給學生講學習的意義, 講生命的過程, 講一個人長大後應擔負的責任, 告訴學生生活裡有快樂也有痛苦, 生老病死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規律, 害怕是沒有用的。 一個人要勇敢地面對一切。 學生心裡的疙瘩解開了, 臉上又有了笑容。

有一次我撿到一張小紙條, 展開一看, 大吃一驚, 上面寫的是“祝某某和某某夫妻恩愛五百年”。 才三年級的孩子, 怎麼就寫這些啊?怎麼回事,

我一定要搞清楚。 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他們不僅說誰跟誰結婚, 說某某愛某某、某某喜歡某某之類的話, 還說誰跟誰“約會”了。

真沒想到十來歲的孩子竟這麼複雜!是早熟, 還是思想問題?是道德敗壞, 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我靜下心來學習有關書籍, 分析我班學生的情況, 最後得出結論:這種情況是青春期到來之前心理躁動和社會不良影響的結果。 對這種情況不能視而不見。 也不能堵, 不能打壓, 更不能“上綱上線”、扣上道德敗壞的大帽子, 要講理, 要疏導。

於是, 我讓孩子討論什麼是“愛”, 愛分多少種, 什麼是“喜歡”, 什麼是正常的同學關係, 怎麼看待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討論過後, 儘管有些問題孩子們並不能馬上理解, 但起碼對男女關係問題不再有神秘感,

班裡恢復了正常的氛圍。

“為什麼我們的錢捐給學校”

“六一”節時, 學校組織圖書義賣活動, 所得款項用來幫助貧困學生。 一個孩子問我:“老師, 為什麼把我們的錢捐給學校?”其他的孩子一起隨聲附和:“對, 我們的錢應該是我們自己的。 ”

突然之間, 一種複雜的感覺襲上心頭。 我們的孩子太缺乏同情心了, 只會索取, 不懂得感恩與回報。 同時, 我又反思, 我們進行的許多德育活動常常是走過場, 只是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而已, 很少真正根據孩子的心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

針對上述問題, 我發動學生找來貧困地區孩子生活的照片, 在班裡開展了關於同情心、愛心的大討論,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需要我們從孩子的言談話語中去發現, 需要我們沿著孩子們的心靈小路, 走進孩子的心靈, 解開孩子心裡的一個個疙瘩, 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詳情請登錄心理健康常識專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