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中醫如何看待並治療骨質增生

中醫治療

常規治療

肝腎虧虛:中醫認為“腎主藏精, 主骨生髓”, 若腎精充足則機體強健, 骨骼外形及內部結構正常, 且可耐勞累及一般傷損。 而“肝主藏血, 主筋束骨利關節”, 肝血充足則筋脈強勁, 靜可保護諸骨, 充養骨髓;動則約束諸骨, 免致過度活動, 防止脫位。 若腎精虧虛, 肝血不足, 則骨髓發育異常, 更兼筋肉不堅, 榮養乏源, 既無力保護骨髓、充養骨髓, 又不能約束諸骨, 防止脫位。 久之關節在反復的活動過程中, 可漸漸地受到損害而過早過快地出現退。

外傷與勞損:一時性承受超強度的外力, 包括扭、挫、撞、跌等,

或長時間承受超強度的外力勞損, 如特定狀態下採取不正確姿式持續緊張地勞作等, 都可造成關節的急性或慢性損傷, 以發生在頸、腰段、脊柱及髖、膝、踝等負重關節較多。 當這些外方作用于上述部位時, 可引起受力最集中的關節局部發生氣血逆亂, 嚴重的導致筋損骨傷、血流不循常道而溢于脈外形成瘀血凝滯, 導致關節骨骼結構受損, 失去滋養, 久之, 退行性疾病便會出現。

外感風寒濕邪:感受風寒、著涼、久居潮濕之地、冒雨涉水等, 外邪乘隙侵犯肌表經絡, 客於關節、筋骨, 導致機體全部或某一局部性生氣血運行阻滯, 經脈痹阻, 筋骨失養, 漸成骨痹。

痰濕內阻:“肥人多痰濕”, 故體胖之人易患本病。 肥胖之體, 多陽虛濕盛,

濕聚成痰, 隨經脈流注於關節部位, 又體胖之人可加重關節之負重。 二者均可造成關節局部血運不暢, 筋骨失養, 久則成痹。

膏藥治療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 古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 所異者, 法耳”、“膏藥能治病, 無殊湯藥, 用之得法, 其響立應”等說法。 由於膏藥具有較高的稠度, 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等一系列優點。 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說:“今所用之膏藥, 古人謂之薄貼……治裡者, 或驅風寒, 或和氣血, 或消痰痞, 或壯筋骨, 其方甚靈, 藥亦隨病加減, 其膏宜重厚久貼。 ”

中醫辨證

骨質增生中醫在辨證分型上, 一般主張分為虛實兩大類, 虛包括肝腎陰虛和氣血虛弱型,

實包括風濕寒邪侵襲, 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型。

外邪痹阻

中年以後, 肝腎不足, 氣血漸虛, 衛外不固, 風濕寒邪乘虛入侵, 導致氣血瘀滯, 搏結於頸項筋骨, 經脈不通, 筋骨肌肉失於氣血的溫煦和濡養而致。

症見:頭頸肩背和四肢疼痛, 痛有定處, 喜熱惡寒, 頸部僵硬, 活動受限, 後頸部可觸及到條索狀物和壓痛點, 上肢沉重無力, 伴有頭沉、胸悶、納呆等症狀, 舌質正常或發黯, 舌體或有齒痕, 脈沉遲或弦滑。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方藥:蠲痹東加減。 羌活15g, 防風12g, 當歸12g, 炙甘草6g, 赤白芍各12g, 炙黃芪15g, 片薑黃12g, 生薑6g, 蘇木10g。

本方益氣和營, 祛風利濕, 為風邪偏勝, 麻木較重者而設。 若疼痛劇烈、寒邪較盛者, 加制川烏、附子、細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濕邪偏勝者,

可加海桐皮、薟草、路路通祛風除濕, 通經活絡。

痰濕阻滯

中年以後腎氣漸虛, 氣化無力, 水不得化氣, 即停蓄而為痰飲;且體虛易招風邪侵入, 風痰相搏, 阻滯頸部經絡而發病。

症見:頭項強痛, 肩臂酸脹不適, 肢體沉重, 伴有頭重腦脹, 胸脘滿悶, 少食多寐, 苔白膩, 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 理氣通絡。

方藥:指迷茯苓丸加味。 茯苓12g, 黃芩10g, 陳皮12g, 五味子10g, 桔梗6g, 姜半夏9g, 白芥子10g, 地龍12g, 膽南星10g。

本方燥濕化痰, 理氣通絡。 若兼見瘀阻經絡者, 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以助其活血化瘀, 通絡止痛之力;若兼見有風寒者, 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 止痹痛;若兼見眩暈者, 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痹者, 加丹參、瓜蔞、郁金。

氣滯血瘀

由於外傷和勞損,

使椎體緣組織間隙出血而成瘀, 瘀血阻滯經絡發為本病。

症見: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 拒按, 夜間加重, 伴有頭暈眼花, 視物模糊, 失眠健忘, 驚惕不安, 胸悶胸痛, 煩躁, 面色不華, 舌質紫黯, 或有瘀斑, 脈多細澀和絃澀。

治法:活血化瘀, 疏通經絡。

方藥:化瘀通痹東加味。 當歸18g, 丹參30g, 雞血藤21g, 制乳沒各9g, 元胡12g, 葛根18g , 透骨草21g, 薑黃12g, 穿山甲10g, 地龍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偏寒者, 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 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 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蔞、半夏。

氣血虛弱

年老體弱, 氣血衰少, 氣虛則腠理不密, 風濕寒邪乘虛侵襲, 經脈閉阻, 氣血運行不暢, 血虛筋骨失去濡養皆可致病。

症見: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于後症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東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 5g,生薑6g,大棗4枚。

本方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若兼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

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弱,肝腎精血日漸虧少,筋骨失去滋榮而致。

症見: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治法:益精補腎,滋陰熄風。

方藥: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生白芍12g,生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真陰而熄風。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

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經驗方

1.骨質增生的早期:

中醫認為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藥方藥: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雞血藤15克、丹參15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鼈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急性發作而疼痛較甚者,加乳香5克、沒藥5克、鉤藤10克、絲瓜絡6克。氣血虛弱者,加黃芪15克、何首烏30克。另用白花蛇2條、蠍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明顯好轉。

2. 骨質增生的後期:

中醫認為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複雜。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中醫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方藥: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藥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乾薑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頸椎骨質增生藥敷方法

(1)頸康熱敷方

藥物組成:羌活、獨活、桂枝、秦艽、當歸、海風藤、乳香、沒藥、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風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頸椎病經絡痹阻型。

用法:炒熱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時,每日2~3次。

(2)增生熱敷粉

藥物組成:紅花、桃仁、松香各6g,當歸、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烏、羌活、獨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細辛、牙皂各4.5g,樟腦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絡,散寒止痛。

主治:骨質增生。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酒炒,熱熨患處,涼後繼續加熱,每次7~8小時,每天1次。

(3)食鹽熱敷方

藥物組成:食鹽。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頸椎病,頭項、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熱,每晚臨睡覺前敷患處,每次30分鐘。

症見:頭項酸痛不適,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夢,自汗盜汗,頭昏目眩,心悸氣短,面色少華,女性患者每于後症狀加重,或經期紊亂,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通絡行痹。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東加味。黃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雞血藤1 5g,生薑6g,大棗4枚。

本方益氣溫經,和營通痹。若兼風濕者,酌加靈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蒼耳子等,以祛風濕、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龍、桃仁、紅花、當歸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腎虛者,酌加淫羊藿、菟絲子、狗脊等,以補腎陽、通督脈。

肝腎虧虛

腎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體弱,肝腎精血日漸虧少,筋骨失去滋榮而致。

症見:肩頸不舒,頭腦脹痛,眩暈,不可轉側,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軟,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

治法:益精補腎,滋陰熄風。

方藥: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生白芍12g,生石決明15g,當歸9g,炙甘草9g,黃精24g。

本方能滋補肝腎真陰而熄風。若兼有風濕者,加靈仙、?薟草、鹿銜草祛風濕止痹痛。

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經驗方

1.骨質增生的早期:

中醫認為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藥方藥: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雞血藤15克、丹參15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鼈蟲5克、烏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急性發作而疼痛較甚者,加乳香5克、沒藥5克、鉤藤10克、絲瓜絡6克。氣血虛弱者,加黃芪15克、何首烏30克。另用白花蛇2條、蠍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連服1月,病情明顯好轉。

2. 骨質增生的後期:

中醫認為則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複雜。陰虛者表現為口燥便堅,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脹,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中醫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下列方藥: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藥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靈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乾薑10克、附片15克;瘀結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

頸椎骨質增生藥敷方法

(1)頸康熱敷方

藥物組成:羌活、獨活、桂枝、秦艽、當歸、海風藤、乳香、沒藥、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風通絡,活血化瘀。

主治:頸椎病經絡痹阻型。

用法:炒熱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時,每日2~3次。

(2)增生熱敷粉

藥物組成:紅花、桃仁、松香各6g,當歸、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烏、羌活、獨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細辛、牙皂各4.5g,樟腦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絡,散寒止痛。

主治:骨質增生。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酒炒,熱熨患處,涼後繼續加熱,每次7~8小時,每天1次。

(3)食鹽熱敷方

藥物組成:食鹽。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頸椎病,頭項、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熱,每晚臨睡覺前敷患處,每次30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