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實錄 一場網戀掏空她的心
某合資企業的女經理楊青, 事業風光, 但和丈夫很少有共同語言, 礙於面子, 又考慮到女兒只有9歲, 楊青打消了離婚的念頭。 思緒萬千的她回家之後就一頭埋進了互聯網。 在網上她認識了一位元外科醫生, 他的精細、品位、幽默深深地吸引了她, 她放縱自己的情感去喜歡他, 後來卻發現他有一個堅如磐石的家庭, 她再次感到心灰意冷, 一種心力交瘁的疲勞悄悄侵襲著她的身心……
心理點評:年齡在三四十歲, 家庭經濟條件較好, 夫妻雙方都有不錯的職業和較高文化程度,
這一年齡層的人大多已經有幾年到十幾年的婚姻生活經歷, 最初的激情已經消失殆盡, 疲倦甚至厭煩感襲上心頭, 一旦有嶄新的管道可以尋求激情和慰藉, 有的人就會趨之若鶩, 難以自拔。 這種網戀多半是沒有結局的, 只能讓當事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網癮實錄 “帥哥”原來是老局長
一會兒又和那位說句俏皮話, 什麼新鮮事都分析得頭頭是道, 辦公室愛上網的小姐們一致認為, 這個在網上署名“萬里晴空”的人肯定是位帥哥。 但細心的白小姐從“萬里晴空”的俏皮話中, 看出了他是個有閱歷的成熟男人, 後來白小姐猜測“萬里晴空”就是她們的老局長。
她悄悄詢問, 局長招了, 並告訴她自己上網聊天的緣由。 原來, 他有時覺得很累, 在家是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女兒的父親, 在外是一局之長, 管理著一支龐大的隊伍。 半年前, 他發現秘書小王在網上聊天聊得正歡, 也悄悄加入其中。
在網上聊天, 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可以隨意地開玩笑, 可以廣交朋友, 可以對不理解的事情提出疑問……在網上可以扮演自己想要扮演的任何一種角色, 並能夠像常人那樣盡情地傾訴和宣洩自己的種種苦悶和不滿。
心理點評:網上交往和現實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匿名, 由匿名產生的是“身份喪失”, 也就是失去了現實中的角色身份, 你不再是家中的父母、單位的領導、學校的教師。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複雜的、多側面的, 當自己太受壓抑時, 總需要尋找一個發洩點, 網路給了人們一個機會, 把性格中的另一面表達出來。
網癮實錄 傾訴而不必擔心
陳女士今年35歲, 她上網聊天是因為自己的夫妻生活一直不如意, 丈夫在社會上小有地位, 性格也很溫和, 但身體卻不好。 她心裡有太多的不滿, 卻又不好意思向朋友訴說。 於是, 寂寞的她常常在網上聊天, 和一位網友聊熟了, 她傾訴了自己的苦惱, 網友熱情地幫她分析, 為她出主意。 雖然不能解決問題, 但她心裡舒暢多了, 也不擔心網友會洩密。
心理點評:有些痛苦和困窘對親人難以啟齒, 在網上可以對素不相識的網友盡情傾訴, 避免了熟人的尷尬和壓力,
1、好朋友。 好朋友的好處是瞭解你, 而且接納你, 不會輕易批評你。 不足的是, 萬一這個朋友靠不住, 你的秘密就會洩露。
2、陌生人。 陌生人的優點是不可能洩露任何東西, 但是他不瞭解你, 網路補上了這個不足, 網路上的“熟人”像朋友一樣瞭解你, 像陌生人一樣不知道你是誰。
網路終究是個虛幻的世界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各方面的壓力非常大, 適當“網聊”對其心理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但是迷戀互聯網而不能自拔, 就可能引起時間管理或身心健康的問題, 表現出情感障礙和行為障礙, 並可能由此導致與他人發生衝突。 把握好“度”是經常上網聊天的中年人應認真對待的問題,
1、充分認識自我。 要認識到中年時期既是取得成就和有穩固家庭的時期, 也是人生重負的一個特殊時期, 必須通過自我調整來超越困擾。
2、解決多年婚姻的厭倦感。 夫妻間不妨嘗試“暈輪效應”, 就是有意識地把對方看成自我世界裡最好、最完美的人, 婚後要繼續發展愛情, 在性、情、心這三個方面和對方溝通。
3、善於工作, 學會休閒, 張弛有度。 可利用節假日或是雙休日, 和同事、家人到郊外度假, 讓自己自然地融於群體, 融進大自然之中, 緩釋心理壓力。
4、提高自我調節意識, 通過昇華作用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比如可嘗試用“豆腐塊”之類的小作品來表達自己美好的願望與情感, 還可以通過寫詩、繪畫和唱歌等文娛活動展現自己,表達自己的願望。
貼心話語:要想從網路中走出來,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一種新的目標或活動取代原來臆想中的目標,使原我的緊張得到真實的滿足,從而釋放壓力,放飛自己的心靈,在中年時期繼續保持快樂、幸福、健康向上的生活狀態。
還可以通過寫詩、繪畫和唱歌等文娛活動展現自己,表達自己的願望。
貼心話語:要想從網路中走出來,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一種新的目標或活動取代原來臆想中的目標,使原我的緊張得到真實的滿足,從而釋放壓力,放飛自己的心靈,在中年時期繼續保持快樂、幸福、健康向上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