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在秋季預防與保健骨關節炎

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關節炎, 俗稱“骨刺”、“骨質增生”, 實際上並非炎症, 主要為退行性變, 屬關節老化與磨損, 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 骨性關節炎代表著關節的衰老, 故稱之為老年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病, 隨年齡增大, 患病率迅速上升;大於65歲人群中50%以上有骨性關節炎的X線片證據, 但是有25%會有症狀。 75歲以上人群80%會出現症狀。 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 骨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關節軟骨受破壞, 關節軟骨基質軟化並失去彈性, 喪失強度, 並引起軟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變及骨贅形成。

從而產生疼痛和運動障礙, 嚴重導致患肢病殘。 骨性關節炎雖然從關節軟骨起病, 但影響整個關節結構, 包括軟骨下骨、韌帶、滑膜、關節囊及關節外肌肉, 最終因關節軟骨全部脫失而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的退化性疾病, 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老年人特有的疾病, 但是近來發現人類的關節可以早在30歲, 甚至更年輕時就會產生沒有症狀的退化改變。 當年齡達到四五十歲時會出現症狀, 說明關節的退化已經侵犯到你的骨頭, 這時才開始重視為時已晚, 你能夠做到的事情僅限於儘量保護還未受到侵犯的關節軟骨, 延緩關節繼續退化的期限。

全身關節都可有骨關節炎,

表現出相應關節的疼痛、腫脹、摩擦音、變形和活動受限。 但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最高。 約41%的骨關節炎患者為膝關節骨關節炎。 這是因為膝關節為負重大、活動多、易受外傷、勞累和風寒刺激的關節。 單純的膝關節退化最早出現在髕骨關節, 在三四十歲時即可出現膝關節的疼痛, 表現為下臺階時疼痛, 蹲下站起時疼痛, 而走平路時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在下蹲時用手觸摸膝關節可以感覺到異常的摩擦感。 還有些病人會出現關節的腫脹。 這一階段的病變常被診斷為“髕骨軟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發展非常緩慢的疾病, 從第一次疼痛到病變的晚期需要十餘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然而許多因素能夠加速病變的進展:包括年輕時膝關節有明顯的內、外翻畸形, 體重超重, 或一些能夠加重膝關節負擔的工作, 如長期蹲著作業、山區野外工作等等。

是什麼原因害了我們的關節

骨關節炎的病因尚待進行深入研究。 目前一般將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種。 以原發性最為常見。

年齡:年齡是最危險因素, 發病率隨年齡成正比。 隨著衰老, 膝關節的重複使用可刺激軟骨發生炎性改變。 另外, 年老軟骨中粘多糖的含量減少, 基質喪失硫酸軟骨素, 韌性降低, 容易遭到力學的傷害而產生退行性變。 尤其在45歲以上女性多見, 50歲以上女性約60%會受到此病的影響。

肥胖:肥胖的體重增加了關節的負荷並由於姿勢、步態等的改變,

導致關節的生物力學都有所改變。 大多數肥胖者膝骨關節病變的常見部位集中於內側軟骨。 尤其缺少運動的肥胖者更易患此病。

遺傳:由不同種族和不同人群骨關節炎的患病率不同而得出此推斷。

雌激素:女性發病率較高, 且在絕經後明顯增加, 且與關節軟骨中發現雌激素受體有關。 故不少學者推論女性患者的骨關節炎的發生與雌激素有關。

氣候因素:常居住在潮濕、陰冷環境中的人多有症狀。 這可能為溫度底, 骨內血液迴圈不佳所致。

關節形態:許多膝關節骨關節炎病人存在先天膝內外翻畸形或髕骨半脫位畸形等。 力線的不平衡使這部分病人比同年齡的其他人容易患骨關節炎。

關節勞損:職業工種(礦工、野外作業者、運動員、紡織等)患病率高。

說明關節的勞損可以增加關節的退變。 研究表明, 無電梯樓房居民膝關節痛、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均高於平房居民。

其他:關節創傷:骨折、脫位、十字韌帶和半月板損傷, 可使關節軟骨面局部的負荷和磨損增加;嚴重創傷特別是骨折, 也可能改變其他部位的功能, 導致骨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骨節病、痛風、糖尿病、脊柱側彎等疾病均會導致膝關節的骨關節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