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式、時間不正確,與飲食的搭配不合理,不僅不利於藥效的發揮,還可能導致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危險。 做到正確服用藥物是最主要的。
藥品種類繁多, 功效各不相同, 某些解熱鎮痛藥、治療風濕的藥品, 如阿司匹林、祛痛片等對人的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會引起噁心、嘔吐、胃痛、頭暈等不良反應, 如果長期空腹服用, 會導致胃潰瘍或胃出血。 這些藥品如果在飯後半小時服用, 就會減輕對胃的刺激, 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相反, 一些抗生素類的藥物, 如紅黴素、土黴素等, 應在飯前約半小時服用。 這是因為這類藥品在酸性的溶液中極不穩定。
因此, 患病需要服藥時, 一定要按照醫囑, 弄清楚是飯前服還是飯後服。 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效, 避免副作用的產生。
飯前服是指飯前30~60分鐘服用。 這類藥對胃無大的刺激, 飯前服可使藥物保持有效濃度, 並能被充分吸收, 迅速發揮作用。 屬於健胃藥的健胃片、苦味酊, 胃腸解痙藥的痛棄平、安胃靈等可在飯前10分鐘左右服用。 屬於收斂止瀉藥的鞣酸蛋白、次碳酸鉍也應在飯前服用, 以使藥物迅速進入腸道中發揮止瀉作用。
吃藥常見小問題
生活中, 一些人在服中藥時,
空腹服為使藥物迅速進入腸胃並保持較高的濃度, 鹽類瀉藥的硫酸鈉、硫酸鎂在清晨空腹時服用效果更佳。
飯中服如消化類藥物胃酶片、胃酸合劑、澱粉酶、稀鹽酸等在飯前片刻服用可及時發揮作用。
飯後服大部分藥物可在飯後15~30分鐘服, 因飯後胃中有食物, 可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如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消炎痛, 對胃有刺激性;治療神經衰弱、癲癇以及安眠藥, 如三溴片、巴氏合劑、苯妥英鈉、氯丙嗪等, 對胃也有刺激, 這些藥物均應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