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胰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但是我想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 那麼我們應該有哪些好的習慣來預防胰腺癌呢?
胰腺癌——怕太甜
甜食、肉食攝入過多, 蔬果、粗糧攝入太少使胰腺癌發病率不斷上升。 其中, 吃太多甜食對胰腺的傷害不容小視,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 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 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特別是無明顯誘因的糖尿病患者, 應警惕患胰腺癌的可能。
胰腺癌早期為何難以發現
1、人們對胰腺這個臟器不大熟悉, 有的患者得知患了胰腺癌, 還不知道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2、胰腺深藏在腹腔後部, 在胰腺癌的早期很難用手摸到。
3、人們對胰腺癌的某些早期症狀不大瞭解。
胰腺癌早期主要症狀有哪些
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狀, 不管癌位於胰腺頭部或體尾部均有疼痛。 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 少數病例主訴為左右下腹、臍周或全腹痛, 甚至有睾丸痛, 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 當癌累及內臟包膜、腹膜或腹膜後組織時, 在相應部位可有壓痛。
2、黃疸:黃疸是胰腺癌, 特別是胰頭癌的重要症狀。 黃疸屬於梗阻性, 伴有小便深黃及陶土樣大便, 是由於膽總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壓所致。 黃疸為進行性, 雖可以有輕微波動, 但不可能完全消退。 黃疸的暫時減輕, 在早期與壺腹周圍的炎症消退有關,
3、轉移性症狀:胰腺癌可直接浸潤膽總管壁, 或在早期由於癌壓迫而發生阻塞性黃疸;在腫瘤發展的同時, 癌與胃、十二指腸、大腸和下腔靜脈粘連, 或向臟器發生癌浸潤, 進而浸潤腸系膜上動脈和門靜脈等, 導致門靜脈高壓而出現腹水等症;胰體部和尾部癌明顯地向腹膜後腔發展壓迫脾動脈, 常常發生脾腫大和食道靜脈瘤;癌症向後擴展, 壓迫或侵蝕腹腔神經叢,
篩查胰腺癌可分三步走
此外, 在檢查方面可分三步走, 專家提醒, 對於一些高危人群, 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膽石症, 早期可作腹部的超聲檢查再加上抽血查腫瘤標記物(如CA19-9等);如果發現腫瘤標記物CA19-9升高或者B超檢查有異常, 就要進一步做MR或CT檢查, 或作超聲內鏡檢查;當難鑒別的時候, 可做一些PET-CT或者腹腔鏡的檢查。 通常, 經過這些檢查, 大部分的早期胰腺癌都可以發現。
此外, 對於以上提高的高危人群,
那麼, 如何預防胰腺癌呢?
1、戒煙限酒。 研究表明, 吸煙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2~2.5倍, 發病年齡也提前了10~15年。 酒為極酸的酸性物質, 易導致酸性體質, 從而為癌腫的發生提供條件。
2、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飲食。 歐美發達國家胰腺癌發病率相對高, 這與他們高動物蛋白、高脂肪飲食有關。
3、少吃煎、炸、烤, 鹹、辣、燙食物。
4、多吃黃綠色蔬菜。 每天食用五份蔬果的人患胰腺癌的概率是食用兩份蔬果的人的一半。
5、忌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是導致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當胰腺長期處在胰腺炎狀態, 容易發生癌變。
6、少接觸萘胺、苯胺等化學物質。 長期接觸這類化學物質的人罹患胰腺癌的概率會比常人高出5倍。
7、生活要規律。 長期熬夜會加重體質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