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也會得高血壓
日常生活中, 很少有人會想到給孩子測血壓, 都認為高血壓是成年人的“專利”。 其實, 成年人有高血壓, 兒童、青少年甚至嬰幼兒也會有高血壓。
醫學上將高血壓按病因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大類。 繼發性高血壓患兒都可找到相關病因, 多由內分泌、心血管、腎臟、神經系統疾病引起, 且患兒血壓升高程度往往較重, 可有噁心、頭痛、視物模糊、煩躁等表現, 並同時伴有原發病的症狀。 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 指病因未明且以高血壓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獨立性疾病。
目前研究認為原發性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病, 是許多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 它沒有明確的遺傳方式, 但表現為家族發病的集簇性。 原發性高血壓患兒血壓多呈輕到中度升高, 多無明顯的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 一般來說, 對於10歲以下兒童, 少見原發性高血壓, 年齡越小, 高血壓原因越可能是器質性疾病引起;對於青少年, 高血壓病因更接近于成年人, 85%~95%屬於原發性高血壓。
兒童處於體格快速生長發育期, 血壓受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因素影響, 正常血壓和高血壓之間沒有絕對分界線, 只能人為地界定一個閾值, 作為兒童不同年齡血壓高低的標準。 國際上目前多採用百分位法界定兒童血壓標準,
兒童如何防治高血壓
1、限制鈉鹽攝入量
採用低鹽飲食防治高血壓病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至今仍是重點。 每天食鹽量限制在2~2.5克(鈉攝入量2000毫克左右)。 對於早期高血壓病嚴格限制食鹽是很有好處的。 年輕人血壓雖正常, 但直系親屬中有患原發性高血壓病的也以低鹽飲食為好。
2、多吃含鉀高的食物
鉀可以緩衝鈉的不良影響。 鉀攝入量多,
3、增加鈣和鎂的攝入
鈣的攝入量每天應有800~1500毫克。 鎂缺乏時可引起血管痙攣。 應用利尿劑治療時需補充鎂鹽, 每天每公斤體重應達到8毫克。 此外, 還需補充鋅, 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 經常食用海帶、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對防治高血壓有益。
4、營養合理, 不可過量
體重超重可使血壓升高, 而高血壓又可促進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