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吃東西又貴又髒, 幾乎家家都會做飯吧, 炒菜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可是你知道嗎?炒菜的習慣不好, 可是會致癌的, 看看下面這3種炒菜習慣你都有嗎?有的話一定要改變習慣, 不然可是會有致癌的危險的哦。
首先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7日報導, 英國科學家稱, 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 可能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 科學家推薦使用橄欖油、椰子油、黃油甚至豬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油鍋冒煙時, 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 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 不僅會產生致癌物質增加患癌風險,
建議:烹調時, 油溫應控制在150℃~180℃左右。 正確的做法是, 在油尚未冒煙時, 把食材下鍋。
很多人在最地三鮮、幹煸豆角等菜肴時, 喜歡將食材先在油裡過一下, 撈出來再炒, 因為這樣處理後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 但是這種烹調方式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 破壞了蔬菜本身的營養物質, 還可能產生致癌物。
建議:少吃過油的菜、煎炸的菜, 烹調蔬菜時多採用白灼、清炒、涼拌等方式。
很多人不捨得扔油炸過的油, 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 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
在炒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 特別是高溫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