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喘促短氣, 氣怯聲低, 咳聲低弱, 咯痰稀薄, 自汗畏風, 或嗆咳少痰質黏, 煩熱口幹, 咽喉不利, 舌質淡紅或舌紅苔剝, 脈細數。
病因病機:肺氣不足, 衛外不固;或肺陰不足, 虛火上炎。
治則治法:補肺益氣養陰。
方藥:生脈散合補肺東加減。 黨參15g, 麥冬9g, 五味子6g, 白術10g, 熟地黃15g, 黃芪15g, 紫菀9g, 桑白皮9g。 加減:若咳痰稀薄、時覺形寒, 為肺虛有寒, 可加乾薑9g, 紫蘇子12g, 款冬花9g以溫肺化痰定喘;若食少便溏、腹中氣墜者, 為中氣虛弱, 肺脾同病, 可用補中益氣東加減以補脾養肺, 益氣升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