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活中一些細節可導致膝蓋疼 如何處理

久坐或者運動, 膝蓋疼經常會出現在人群中, 但是,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 很容易受到損傷, 平時出現疼痛的話, 有什麼緩解方法呢?

生活中一些細節可導致膝蓋疼

膝蓋疼痛雖然並不是什麼大毛病, 但是疼起來也是很折磨人的, 除了關節炎和風濕炎外, 仍有許多原因能夠引起膝蓋的疼痛。 那麼, 日常生活中造成膝蓋疼痛的原因都有什麼呢?

寒冷:在日常生活中, 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引起的, 寒冷(特別是持續受涼和巨大的溫度反差)才是造成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審美觀、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人們更加注重形態美。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 很多人也不再身著厚厚的棉服, 而是盡可能地減輕身上的負擔, 以適應現代審美觀念及快速的生活節奏。 但是在體驗美感的同時, 人們不得不付出關節損害的代價, 因為寒冷可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 引起關節疼痛。

運動不當:有些老年人喜歡登山, 但如果沒做好準備活動或運動量太大, 也可造成關節疼痛。 特別是身患關節滑膜炎或骨性關節炎的人, 更容易引起關節疾病發作或加重。 在登山運動中, 下山時, 全身的重量完全加在一側膝關節上, 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正常站立時的數倍。 人們上下樓梯時, 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不良走路習慣:例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鞋或穿著拖鞋、高跟鞋長距離行走, 會使膝關節長時間處於非正常的受力狀態, 造成膝關節慢性損傷, 引起疼痛。 除此之外, 風濕, 類風濕, 強直性脊柱炎, 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也會引起的膝關節病變, 從而引起膝蓋疼痛。

膝蓋疼按摩哪些穴位

一、 血海穴

位置:血海穴在膝蓋內側, 可以將對側的手掌心對準膝蓋正中, 拇指和食指成45°, 拇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功效:按壓的時候, 將拇指端放在血海穴上, 用力按壓5秒, 以感到酸脹為佳。 重複5次。 也可以用拍打的方式:坐在椅子上, 右腿架在左腿上, 手掌拍打右腿的血海穴數次, 然後換腿, 輪流拍打10~15次。

二、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

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加關節內血液供應和潤滑液的分泌, 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三、內外膝眼穴

位置:膝蓋下麵有兩個凹陷, 外側的叫外膝眼穴, 內側的叫內膝眼穴。

功效:可以用吹風機吹, 直至兩個穴位的周圍都感覺溫熱。 注意吹風機不要靠得太近, 以免燙傷。

四、鶴頂穴

位置:在膝上部, 屈膝, 髕底的中點上方凹陷處。

功效:膝痛、腿痛、膝關節酸痛、腿足無力、下肢痿軟、癱瘓。

中醫治療膝蓋疼的藥方

基本方:處方制氏草200g、制草禾20g、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風藤20g、海風藤20g、地龍15g、防己15g、桂枝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蘚皮15g、甘草15g、關節發熱者加漏蘆30g、關節發涼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時)、麝香1、羚羊骨6 g、坎炁5 g(研沖)。

用法:每付藥先泡3個小時左右,

臨煎藥時把藥壓實, 水超過藥1釐米左右, 煮開後再煮30分鐘左右, 第2次, 第3次加水與藥平即可;連續煎3次, 倒在一塊, 分3次喝, 每日喝2-3次, 20付是一個療程。

療效:從根本上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疾病, 運用平衡陰陽、補益肝腎等法扶正, 加強單元神經細胞組織營養, 提高人身機體的免疫能力;運用祛風、清熱、逐濕、活血等祛邪方法, 殺死和阻斷風濕因數再生, 達到標本兼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