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 登山是立秋之後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 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迴圈功能, 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 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並能降低血糖, 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爬山時溫度變化較為明顯,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此外, 立秋後郊遊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 對人的神經系統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對年老體弱者, 也不可一味強調登山的保健效果。 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 以防產生不測。
俗話說:春捂秋凍。 立秋之後可以逐漸進行一些耐寒鍛煉, 有助於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耐寒鍛煉項目的選擇包括:登山、步行、太極拳、洗冷水浴、騎自行車, 鍛煉者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興趣來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 秋季人體的柔韌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 運動前要熱身以舒展肢體,
專家提醒, 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動身體至發熱, 之後將冷水先抹在臉、手臂和大腿等處, 讓身體逐步適應, 然後再用冷水沖洗全身, 且要邊沖邊摩擦身體。 冷水浴適合18至50歲的人群, 有關節炎、風濕及心臟病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