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些小毛病難免需要吃藥, 但吃藥時間、方式、禁忌都是有講究的, 甚至吃藥要用什麼樣的水服用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那麼哪些藥不能用熱水服用呢?一起來瞭解一下。
這些藥別和熱水一起吃
止咳糖漿類:急支糖漿, 蜜煉川貝枇杷膏等, 糖漿覆蓋咽部表面, 能快速止咳嗽, 若用熱水沖服會降低糖漿黏稠度, 影響療效。
維生素類:如維C不穩定, 遇熱易被破壞失去藥效。
助消化類:如胃蛋白酶合劑, 胰蛋白酶, 酵母片等, 酶是活性蛋白質, 遇熱後會凝固變性。
吃藥需遠離這些誤區
藥片掰開吃:如果藥片有緩釋、控釋、腸溶等標示,
拿果汁送藥:果汁、牛奶、茶水等, 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影響療效。 研究確認, 近50種藥物會與果汁發生反應。 服藥最好用溫白水, 以保證藥效和用藥安全。
服藥跟飯點:注明飯前(或空腹)服用藥物, 是由於食物會影響藥物吸收。 注明飯後或餐時服用, 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 食物或可減輕這種不適, 或其中含有的脂類物質能促進藥物吸收。 一般飯前指的是在飯前0.5~1小時, 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後。 一日3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點,
不忌口:補鐵時, 要少吃油, 因為油脂會抑制胃酸分泌, 減少胃腸道對鐵的吸收。 服用降壓藥、抗心絞痛藥時, 忌吃含鹽高的食品。 苦味健胃藥、助消化藥, 和甜食“犯沖”。 醋是酸性調料, 最忌與鹼性藥物同服。 醬油裡含有豐富的金屬離子, 容易和四環素等抗生素結合, 形成不易被胃腸吸收的結合物。
躺著吃:不少人還有躺著吃藥的習慣, 這種姿勢很可能使部分藥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著在食道壁上, 不但影響藥物吸收, 還會刺激食管, 引起食道發炎, 甚至潰瘍。 正確的服藥姿勢應該是以正坐位置服藥。
怎麼才能正確吃藥?
首先, 服藥用水最安全的是溫白開水。
其次, 口服的藥物(如片劑和膠囊)在服用時, 一定要喝足量的水, 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溫開水送服。 如果乾吞藥物或喝水不夠的話, 雖然也達到了使藥物進入體內的目的, 但其實藥物並不能馬上進入到胃內, 它會長時間滯留在食管中,
最後, 需注意口服藥物的服藥時間。 這個需要根據用藥目的、吸收排泄情況以及藥物對胃腸道有否刺激而定。 從服藥時間上, 一般可以分為餐前、餐中、餐後、睡前等。 餐前服藥是指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凡是要求藥物充分、快速吸收, 而無刺激性的藥物均應在餐前口服。 如促進胃動力藥的胃複安、多潘立酮等。 餐中服的藥主要是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酵母片等降糖藥, 餐後服的藥是在飯後15~30分鐘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