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濕熱病辨治 中焦濕熱證候

中焦濕熱證候, 或由上焦濕熱不解, 漸傳中焦而來;或因素體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水濕內蘊, 又外感濕熱邪氣, 內外合邪而發。 其病變以脾胃為中心, 是濕熱邪氣鬱阻脾胃, 導致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氣機阻滯, 升降失司的一類證候。 濕熱病在中焦稽留時間最長, 因人的體質有異, 或濕邪與熱邪二者的輕重程度有別, 其證候類型也不相同。 若素體陽虛陰盛, 或濕邪偏重者, 多表現為濕重於熱, 病變中心在足太陰脾;若素體陽盛, 或熱邪偏重者, 多表現為熱重於濕, 病變中心在足陽明胃。 即葉天士所謂:“在陽旺之軀,

胃濕恒多;在陰盛之體, 脾濕亦不少。 ”若脾濕與胃熱並重者, 則每呈濕熱並重。 這3種證候類型雖因濕與熱的比重不同而有異, 但因皆屬脾胃升降失司, 故以脘痞腹脹、納呆食少、大便溏滯、舌苔膩、脈濡為共同臨床特徵。 由於濕熱彌漫, 頭身重痛、小便不利等上、下焦症狀亦可同時出現。

中焦濕熱證候的治療, 應以辛開苦降、調整脾胃升降平衡為法。 濕重于熱者, 應以辛溫與苦溫相配, 重在燥濕化濁;熱重於濕者, 重在苦寒清熱燥濕;濕熱並重者, 應辛溫、苦溫、苦寒共用, 燥濕與清熱並施。

茲將臨床常見的中焦濕熱證候的辨治分述如下。

濕重於熱

濕重於熱是以濕為主、熱象不顯、濕濁困阻、氣機阻滯、脾失健運的一類證候, 多見於濕溫病初期。

以身熱不揚、肢體重楚、脘痞腹脹、納呆不饑、口淡不渴、大便溏滯不爽、舌苔白膩、脈濡為主要臨床特徵。 其治療應以辛溫開郁、苦溫燥濕為法。

濕夾食滯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 肢體重楚, 脘痞腹脹, 納呆嘔惡, 大便溏滯不爽, 夾不消化食物, 舌苔白膩, 脈濡。

病機分析:本證乃濕夾食滯、鬱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候。 濕邪阻滯, 氣機不暢, 熱蘊濕中, 不得發越, 故身熱不揚。 濕濁彌漫於肌腠, 則肢體沉重困楚。 脾胃升降失司, 中焦痞塞, 故脘痞腹脹, 納呆不饑。 胃氣上逆, 則噁心嘔吐。 濕濁阻胃, 消磨功能呆鈍, 故食滯內停。 濕夾食滯下注大腸, 故大便溏滯不爽而夾不消化食物。 舌苔白膩、脈濡皆為濕濁內停、濕重於熱之征。

治法:辛開苦降, 燥濕化濁。

方藥: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

藿香梗6克, 厚樸6克, 杏仁6克, 茯苓皮6克, 廣陳皮3克, 神曲4.5克, 麥芽4.5克, 綿茵陳6克, 大腹皮3克。

方解:藿香梗辛溫芳香, 化濕行氣, 為方中君藥。 厚朴苦溫, 燥濕行氣, 為臣藥。 其他藥為佐、使。 藿香梗、陳皮、厚樸、大腹皮相配, 辛開苦降, 燥濕行氣, 疏通氣機。 神曲、麥芽醒胃消滯。 茯苓皮、茵陳相配滲利濕濁。 茵陳又具芳香化濕之功。 杏仁開肺氣以通調水道, 使肺氣宣則大腸之氣亦通利。 諸藥配伍, 祛除濕濁, 消食化滯, 宣暢氣機, 共奏調理脾胃升降平衡之功。

若濕邪彌漫於表, 肢體重痛較甚者, 可于方中加木防己、大豆黃卷各9克, 疏通經絡肌腠, 以宣表氣而止痛。

濕熱鬱蒸, 外發白?

臨床表現:發熱, 身痛, 汗出不解, 表情淡漠, 胸悶脘痞,

嘔惡, 便溏, 胸腹部發出白?, 舌苔白膩或黃膩, 脈濡。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濕熱鬱蒸, 外達肌表之候。 濕熱阻滯中焦, 正邪相爭, 則發熱。 濕熱彌漫肌表, 氣血運行受阻, 故身痛。 濕熱鬱久則熱蒸濕動而外達肌表, 故汗出。 其汗乃濕濁所化, 並非津液外滲, 故少而黏, 氣味穢濁。 汗雖出但濕熱不解, 故發熱身痛不解。 濕熱蒙蔽心包, 心神被抑, 故表情淡漠。 濕阻氣機, 則胸悶脘痞。 胃氣上逆, 則作嘔惡。 濕濁下注大腸, 則見便溏。 白?, 是濕熱病的特有體征, 多在濕熱病發病1周左右出現, 形如粟米, 高出皮膚, 內有淡黃色漿液, 狀如水皰。 多見於胸、腹, 有時延及背部, 四肢很少出現。 一般數量不多, 幾個或幾十個, 亦偶有大片出現者。 白?破潰, 有漿液滲出。 正常情況下,

可自行消退, 退後皮膚如常, 不留斑痕及色素沉著。 白?一般隨汗出而發, 出一次汗即發一次?。 發?之機制, 乃因濕熱鬱蒸, 熱蒸濕動, 濕熱外達於肌表所致。 其從毛孔滲出者即為汗, 而無毛孔處則濕郁於皮膚而發?。 白?與汗並出, 乃濕熱外達之兆, 故在汗出與發?之後, 發熱、胸悶等症狀雖不解但有減。 若白?空癟、內無漿液者, 稱為“枯?”, 乃氣陰兩竭之兆。 舌苔白膩為熱蘊濕中之象;黃膩則為濕熱鬱蒸、熱已顯露之征。 脈濡, 主濕盛。

治法:清化濕熱, 宣氣透?。

方藥:薏苡竹葉散《溫病條辨》。

薏苡仁15克, 竹葉9克, 飛滑石15克, 白蔻仁4.5克, 連翹9克, 茯苓塊15克, 白通草4.5克。

方解:方中以薏苡仁與竹葉為君藥, 白蔻仁、連翹為臣藥, 其他藥為佐、使。 薏苡仁配茯苓、滑石、通草淡滲利濕, 清利濕熱。薏苡仁、茯苓又有健脾之功。竹葉配連翹輕清宣透,因勢利導,使濕熱有外達之機。白蔻仁辛香,燥濕醒胃,宣暢氣機。諸藥配伍,清利與宣透並施,宣通表裡,分消濕熱,是因勢利導之法。

本方即三仁湯去杏仁、半夏、厚樸,加茯苓、連翹組成。兩方相比較,本方性偏清利,且具宣表透邪之長;三仁湯則以辛開苦降為勝。濕熱發?之證,若熱蘊濕中而舌苔白膩者,三仁湯亦可使用。

若見枯?,則當以生脈散為治,補益氣陰以托?達邪外出。

濕熱動風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牙關緊急,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神識昏蒙,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病機分析:本證乃濕熱內蘊中焦,壅阻經絡筋脈而致動風之候。《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濕熱內蘊,壅阻於經絡、筋脈,則氣血不能暢達而致筋脈失養,甚則拘急攣縮而成動風之證。若濕熱壅滯,氣機不暢,肝失疏泄,熱郁於肝,則風勢更甚。熱蘊濕中,故身熱不揚。濕熱蒙蔽心包,心神內閉,則神識昏蒙。濕盛而熱蘊濕中,則舌苔白膩而脈濡;若濕熱鬱蒸,熱勢外揚,則舌苔黃。

本證與溫熱病血熱動風病因、病機不同,臨床當詳加鑒別,其鑒別要點在於熱型與舌象、脈象之不同。

治法:祛濕清熱,通絡息風。

方藥:薛氏勝濕息風方(《溫熱經緯》)。

鮮地龍15克,秦艽9克,威靈仙9克,滑石18克,蒼耳子3克,絲瓜藤15克,海風藤9克,酒炒黃連6克。

方解:證因濕熱而起,風因濕熱壅阻經絡、筋脈而動。欲息其風,必先舒筋通絡,而其治療,當以祛除濕熱為本。熱蘊濕中,濕不祛則熱不能清,故又當以祛濕為先,濕去熱不獨存。至於肝失疏泄而鬱熱,亦因濕阻氣機所致,故祛濕即所以疏肝。濕祛熱清,則脈絡通達,其風自息,故勝濕即可息風,此即以“勝濕息風”名方之用意。方中以秦艽、威靈仙為君藥,配蒼耳子、海風藤,散風除濕,兼以行氣疏肝。滑石利濕清熱;黃連清熱燥濕,二者共為臣藥。因其證屬濕重於熱,故黃連用酒炒以減其寒性。其他藥為佐、使。威靈仙、海風藤、絲瓜絡、地龍4藥,皆有通絡之功,使經絡通達,氣血至而筋脈得養,其抽搐自止。諸藥配伍,共奏祛濕清熱、疏肝通絡、息風止痙之功。

濕熱並重

濕熱並重,是濕鬱而熱蒸、濕與熱難解難分的一類證候,多見於濕溫病中期、暑濕病或伏暑病中。以身熱,胸悶脘痞腹脹、嘔惡、便溏、渴不多飲、汗出熱減、繼而複熱、舌苔黃膩、脈濡數為主要臨床特徵。其治療,應以辛溫、苦溫、苦寒藥物相配,以辛開苦降,燥濕清熱。

濕熱中阻,升降失司

臨床表現:身熱心煩,胸悶脘痞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溏瀉,色黃味臭,舌苔黃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脾濕與胃熱並重之候。濕熱內蘊,正邪相爭,故身熱。熱擾心神,則心煩。濕熱鬱阻氣機,故胸悶脘痞腹脹。身熱心煩與胸悶脘痞腹脹同見,為濕熱並重之象。若濕重,則身熱不揚,神呆不煩;若熱重,則無痞滿悶脹之感。因其濕熱並重,故熱重與濕重的臨床特徵並見。濕熱鬱阻中焦,胃氣不降,上逆則噁心嘔吐;脾氣不升,濕熱下注大腸,則便溏黃臭。其便溏主濕重,黃臭則為熱盛之征。舌苔膩,脈濡主濕重;舌苔黃,脈數主熱重。

治法:辛開苦降,燥濕清熱。

方藥:連朴飲《隨息居霍亂論》。

制厚樸6克,川連(薑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 香豉(炒)、焦梔各9克,蘆根60克。

方解:方中以黃連、厚樸為君藥,梔子、半夏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黃連、梔子苦寒,清熱瀉火燥濕。本證雖屬濕熱並重,但畢竟濕邪仍盛,過用苦寒恐致冰伏之弊,故黃連用薑汁炒,梔子炒焦用,以減其寒凝之性,使治熱而不礙濕。厚朴、半夏、石菖蒲相配,苦溫燥濕與辛溫開鬱並用,以燥濕行氣,半夏又有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豆豉宣郁透表,達邪外出。蘆根甘寒,清熱生津。諸藥配伍,辛開苦降而燥濕;苦寒甘寒並用以清熱生津;又兼宣表而透邪。內疏外透,乃燥濕清熱之代表方劑。

濕熱膠結,氣機阻滯

臨床表現:發熱,身痛,汗出熱減,繼而複熱,渴不多飲,或竟不渴,胸悶脘痞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滯不爽,舌苔淡黃滑膩,脈濡緩。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濕熱裹結、膠滯難解之候。發熱是濕熱內蘊、正邪相爭之象。身痛乃濕熱彌漫於肌腠、氣血運行不暢之征。熱蒸濕動、濕邪從表而出,則為黏汗,其味穢濁而量少。濕邪從表出而為汗,則熱亦隨之而外達,故汗出熱減。但濕熱膠結於裡,雖有少量汗出而內蘊之濕仍盛,濕不去則熱無出路,故繼而複熱。熱盛濕阻,氣化不利,則口渴。但裡濕蘊積,故雖渴而不多飲,或竟不渴。濕阻氣機,則胸悶脘痞腹脹。氣機阻滯,膀胱氣化障礙,故小便不利。濕熱下注大腸,則便溏,因濕熱膠結,黏滯難下,故便雖溏而澀滯不爽。舌苔滑膩,主濕滯;色淡黃主熱。其熱雖盛,但蘊於濕中不得宣揚,且氣機阻滯,故脈不數而反濡緩。

治法:清利濕熱,宣展氣機。

方藥: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

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豬苓9克。

方解:吳鞠通論此證之病機及治法雲:“內不能運水穀之濕,外複感時令之濕,發表攻裡,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又論其方雲:“共成室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方中以黃芩、滑石為君藥,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黃芩清熱燥濕,以泄膠結之熱。滑石配茯苓皮、豬苓、通草以淡滲利濕,並從濕中泄熱,導濕熱從小便而驅。大腹皮配白蔻仁辛開苦降,燥濕開鬱,醒脾胃而宣展氣機,使氣行則濕化。其組方之旨,在於燥濕邪以展氣機,通三焦而利小便,使膠結之邪從小便而解。

本證與連樸飲證雖均屬中焦濕熱並重證候,但二者病機不同,故治法亦異。其辨別關鍵在於,連樸飲證是中焦脾濕與胃熱並重,二者各自症狀均很突出,故治用燥脾濕與清胃熱並重之法,其藥物主要作用於中焦而調整脾胃之升降平衡。本證是濕熱裹結,膠滯於中焦,難解難分之候。濕熱膠結,既不能單清其熱,又不可單祛其濕,故治用清利之法,以宣展氣機而通利三焦,使中焦膠結之邪從小便而驅。

濕熱痹痛

臨床表現:高熱,寒戰,面色萎黃或晦暗,納呆食少,甚或嘔惡,骨節腫痛,舌苔黃膩或灰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濕熱郁阻於骨節經絡之間所致的濕熱痹證。濕熱郁阻,正氣奮起抗爭,正邪激戰,故高熱,寒戰。熱蘊濕中,氣血阻滯,不上榮於面,故雖高熱但面不紅而反萎黃。若熱蒸濕動,穢濕上熏,則面色晦暗。濕熱中阻,脾胃升降失司,則納呆食少,甚或嘔惡。濕熱痹阻於骨節經絡,氣血壅滯不通,故骨節腫痛。舌苔膩,脈濡主濕盛;舌苔色灰或黃,脈數主熱盛。

治法:祛濕清熱,宣痹止痛。

方藥:宣痹湯《溫病條辨》。

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連翹9克,山梔9克,薏苡仁15克,半夏(醋炒)9克,晚蠶砂9克,赤小豆皮9克,痛甚加片子薑黃6克,海桐皮9克。

方解:防己苦辛而寒,祛濕清熱,通利關節,宣痹止痛,為方中君藥。杏仁入上焦開肺氣,以通調水道;滑石入下焦,以清利濕熱。二者相配,上下相應,暢三焦而通水道,使濕熱有從小便外泄之路,共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山梔泄熱而通利三焦,導濕熱從小便而出。薏苡仁健脾且清利經絡中濕熱;赤小豆皮利經絡之濕。二藥相伍,清利骨節經絡之濕熱而通痹止痛。半夏配晚蠶砂,開鬱化濕。連翹輕清宣揚,透邪外達。諸藥配伍,共奏祛濕清熱,通利骨節,宣痹止痛之功。骨節痛甚者,加薑黃可增行氣活血、宣痹止痛之效。加海桐皮有祛濕宣痹止痛之功。

清利濕熱。薏苡仁、茯苓又有健脾之功。竹葉配連翹輕清宣透,因勢利導,使濕熱有外達之機。白蔻仁辛香,燥濕醒胃,宣暢氣機。諸藥配伍,清利與宣透並施,宣通表裡,分消濕熱,是因勢利導之法。

本方即三仁湯去杏仁、半夏、厚樸,加茯苓、連翹組成。兩方相比較,本方性偏清利,且具宣表透邪之長;三仁湯則以辛開苦降為勝。濕熱發?之證,若熱蘊濕中而舌苔白膩者,三仁湯亦可使用。

若見枯?,則當以生脈散為治,補益氣陰以托?達邪外出。

濕熱動風

臨床表現:身熱不揚,牙關緊急,四肢抽搐,頸項強直,甚則角弓反張,神識昏蒙,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病機分析:本證乃濕熱內蘊中焦,壅阻經絡筋脈而致動風之候。《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濕熱內蘊,壅阻於經絡、筋脈,則氣血不能暢達而致筋脈失養,甚則拘急攣縮而成動風之證。若濕熱壅滯,氣機不暢,肝失疏泄,熱郁於肝,則風勢更甚。熱蘊濕中,故身熱不揚。濕熱蒙蔽心包,心神內閉,則神識昏蒙。濕盛而熱蘊濕中,則舌苔白膩而脈濡;若濕熱鬱蒸,熱勢外揚,則舌苔黃。

本證與溫熱病血熱動風病因、病機不同,臨床當詳加鑒別,其鑒別要點在於熱型與舌象、脈象之不同。

治法:祛濕清熱,通絡息風。

方藥:薛氏勝濕息風方(《溫熱經緯》)。

鮮地龍15克,秦艽9克,威靈仙9克,滑石18克,蒼耳子3克,絲瓜藤15克,海風藤9克,酒炒黃連6克。

方解:證因濕熱而起,風因濕熱壅阻經絡、筋脈而動。欲息其風,必先舒筋通絡,而其治療,當以祛除濕熱為本。熱蘊濕中,濕不祛則熱不能清,故又當以祛濕為先,濕去熱不獨存。至於肝失疏泄而鬱熱,亦因濕阻氣機所致,故祛濕即所以疏肝。濕祛熱清,則脈絡通達,其風自息,故勝濕即可息風,此即以“勝濕息風”名方之用意。方中以秦艽、威靈仙為君藥,配蒼耳子、海風藤,散風除濕,兼以行氣疏肝。滑石利濕清熱;黃連清熱燥濕,二者共為臣藥。因其證屬濕重於熱,故黃連用酒炒以減其寒性。其他藥為佐、使。威靈仙、海風藤、絲瓜絡、地龍4藥,皆有通絡之功,使經絡通達,氣血至而筋脈得養,其抽搐自止。諸藥配伍,共奏祛濕清熱、疏肝通絡、息風止痙之功。

濕熱並重

濕熱並重,是濕鬱而熱蒸、濕與熱難解難分的一類證候,多見於濕溫病中期、暑濕病或伏暑病中。以身熱,胸悶脘痞腹脹、嘔惡、便溏、渴不多飲、汗出熱減、繼而複熱、舌苔黃膩、脈濡數為主要臨床特徵。其治療,應以辛溫、苦溫、苦寒藥物相配,以辛開苦降,燥濕清熱。

濕熱中阻,升降失司

臨床表現:身熱心煩,胸悶脘痞腹脹,噁心嘔吐,大便溏瀉,色黃味臭,舌苔黃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脾濕與胃熱並重之候。濕熱內蘊,正邪相爭,故身熱。熱擾心神,則心煩。濕熱鬱阻氣機,故胸悶脘痞腹脹。身熱心煩與胸悶脘痞腹脹同見,為濕熱並重之象。若濕重,則身熱不揚,神呆不煩;若熱重,則無痞滿悶脹之感。因其濕熱並重,故熱重與濕重的臨床特徵並見。濕熱鬱阻中焦,胃氣不降,上逆則噁心嘔吐;脾氣不升,濕熱下注大腸,則便溏黃臭。其便溏主濕重,黃臭則為熱盛之征。舌苔膩,脈濡主濕重;舌苔黃,脈數主熱重。

治法:辛開苦降,燥濕清熱。

方藥:連朴飲《隨息居霍亂論》。

制厚樸6克,川連(薑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3克, 香豉(炒)、焦梔各9克,蘆根60克。

方解:方中以黃連、厚樸為君藥,梔子、半夏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黃連、梔子苦寒,清熱瀉火燥濕。本證雖屬濕熱並重,但畢竟濕邪仍盛,過用苦寒恐致冰伏之弊,故黃連用薑汁炒,梔子炒焦用,以減其寒凝之性,使治熱而不礙濕。厚朴、半夏、石菖蒲相配,苦溫燥濕與辛溫開鬱並用,以燥濕行氣,半夏又有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豆豉宣郁透表,達邪外出。蘆根甘寒,清熱生津。諸藥配伍,辛開苦降而燥濕;苦寒甘寒並用以清熱生津;又兼宣表而透邪。內疏外透,乃燥濕清熱之代表方劑。

濕熱膠結,氣機阻滯

臨床表現:發熱,身痛,汗出熱減,繼而複熱,渴不多飲,或竟不渴,胸悶脘痞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滯不爽,舌苔淡黃滑膩,脈濡緩。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濕熱裹結、膠滯難解之候。發熱是濕熱內蘊、正邪相爭之象。身痛乃濕熱彌漫於肌腠、氣血運行不暢之征。熱蒸濕動、濕邪從表而出,則為黏汗,其味穢濁而量少。濕邪從表出而為汗,則熱亦隨之而外達,故汗出熱減。但濕熱膠結於裡,雖有少量汗出而內蘊之濕仍盛,濕不去則熱無出路,故繼而複熱。熱盛濕阻,氣化不利,則口渴。但裡濕蘊積,故雖渴而不多飲,或竟不渴。濕阻氣機,則胸悶脘痞腹脹。氣機阻滯,膀胱氣化障礙,故小便不利。濕熱下注大腸,則便溏,因濕熱膠結,黏滯難下,故便雖溏而澀滯不爽。舌苔滑膩,主濕滯;色淡黃主熱。其熱雖盛,但蘊於濕中不得宣揚,且氣機阻滯,故脈不數而反濡緩。

治法:清利濕熱,宣展氣機。

方藥: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

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豬苓9克。

方解:吳鞠通論此證之病機及治法雲:“內不能運水穀之濕,外複感時令之濕,發表攻裡,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證。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又論其方雲:“共成室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方中以黃芩、滑石為君藥,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黃芩清熱燥濕,以泄膠結之熱。滑石配茯苓皮、豬苓、通草以淡滲利濕,並從濕中泄熱,導濕熱從小便而驅。大腹皮配白蔻仁辛開苦降,燥濕開鬱,醒脾胃而宣展氣機,使氣行則濕化。其組方之旨,在於燥濕邪以展氣機,通三焦而利小便,使膠結之邪從小便而解。

本證與連樸飲證雖均屬中焦濕熱並重證候,但二者病機不同,故治法亦異。其辨別關鍵在於,連樸飲證是中焦脾濕與胃熱並重,二者各自症狀均很突出,故治用燥脾濕與清胃熱並重之法,其藥物主要作用於中焦而調整脾胃之升降平衡。本證是濕熱裹結,膠滯於中焦,難解難分之候。濕熱膠結,既不能單清其熱,又不可單祛其濕,故治用清利之法,以宣展氣機而通利三焦,使中焦膠結之邪從小便而驅。

濕熱痹痛

臨床表現:高熱,寒戰,面色萎黃或晦暗,納呆食少,甚或嘔惡,骨節腫痛,舌苔黃膩或灰膩,脈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乃中焦濕熱郁阻於骨節經絡之間所致的濕熱痹證。濕熱郁阻,正氣奮起抗爭,正邪激戰,故高熱,寒戰。熱蘊濕中,氣血阻滯,不上榮於面,故雖高熱但面不紅而反萎黃。若熱蒸濕動,穢濕上熏,則面色晦暗。濕熱中阻,脾胃升降失司,則納呆食少,甚或嘔惡。濕熱痹阻於骨節經絡,氣血壅滯不通,故骨節腫痛。舌苔膩,脈濡主濕盛;舌苔色灰或黃,脈數主熱盛。

治法:祛濕清熱,宣痹止痛。

方藥:宣痹湯《溫病條辨》。

防己15克,杏仁15克,滑石15克,連翹9克,山梔9克,薏苡仁15克,半夏(醋炒)9克,晚蠶砂9克,赤小豆皮9克,痛甚加片子薑黃6克,海桐皮9克。

方解:防己苦辛而寒,祛濕清熱,通利關節,宣痹止痛,為方中君藥。杏仁入上焦開肺氣,以通調水道;滑石入下焦,以清利濕熱。二者相配,上下相應,暢三焦而通水道,使濕熱有從小便外泄之路,共為臣藥。其他藥為佐、使。山梔泄熱而通利三焦,導濕熱從小便而出。薏苡仁健脾且清利經絡中濕熱;赤小豆皮利經絡之濕。二藥相伍,清利骨節經絡之濕熱而通痹止痛。半夏配晚蠶砂,開鬱化濕。連翹輕清宣揚,透邪外達。諸藥配伍,共奏祛濕清熱,通利骨節,宣痹止痛之功。骨節痛甚者,加薑黃可增行氣活血、宣痹止痛之效。加海桐皮有祛濕宣痹止痛之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