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 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 除了血壓過高之外, 常常伴有頭暈、眼花、頭痛、失眠等症狀, 所以屬於中醫“眩暈”、“頭痛”的範疇。 臨床上以陰虛陽亢、肝陽上亢、肝火上擾這三種類型較為常見。 而市售的中成藥, 大多屬於治療肝火上擾和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的中成藥。 此外, 還有一些中西藥複合製劑。 現簡介如下。
1.治療肝火上擾型高血壓病的中成藥
當歸龍薈丸:本品由當歸、龍膽草、蘆薈、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青黛、木香、麝香製成。 具有瀉肝火、通大便的功能。 主治肝火熾盛, 頭昏眼花, 煩躁失眠, 面目紅赤, 大便秘結,
龍膽瀉肝片:本品由龍膽草、梔子、黃芩、生地黃、當歸、柴胡、木通、澤瀉、車前子、甘草組成。 具有瀉肝火、去濕熱的功能。 主治肝火上擾, 頭昏眼花, 心煩失眠, 口苦咽幹, 便結尿黃等症。 適用於高血壓病。 每次服4~6片, 每日3次。
2.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中成藥
天麻鉤藤沖劑:本品由天麻、鉤藤、石決明、桑寄生、朱茯神、夜交藤、梔子、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製成。 具有平肝潛陽的功能。 主治肝陽上亢, 頭昏頭痛, 失眠心煩等症。 適用於高血壓病。 每次服1袋, 每日2~3次。
腦立清:本品由生磁石、生代赭石、珍珠母、牛膝、半夏、冰片、薄荷腦、生熟酒麴製成。 具有平肝、降壓的功能。 主治肝陽上亢, 頭目眩暈, 頭痛腦脹,
八角梧桐浸膏片:本品由八角梧桐葉製成。 具有平肝陽、祛風濕的功能。 主治陽亢眩暈及風寒濕痹, 可用於高血壓病和風濕性關節炎。 每次服3~5片, 每日3次。
降壓沖劑:本品由臭梧桐、羅布麻、鉤藤、野菊花、吳茱萸、槐米制成。 具有平肝陽、降血壓的功能。 主治肝陽上亢, 頭暈頭痛。 適用於高血壓病。 每次服l袋, 每日2~3次。
脈君安:本品由鉤藤、葛根等製成, 具有平肝熄風的功能。 主治肝陽上亢, 頭昏頭痛, 失眠心悸, 煩躁不安等症。 適用於高血壓病、冠心病。 每次服2~3片, 每日2~3次。
複方羅布麻片:本品由羅布麻、野菊花、漢防己、硫酸胍生、肼苯噠嗪、雙氫克尿塞、異丙嗪、利眠寧、維生素B1、維生素B6、泛酸鈣、三矽酸鎂等製成。
珠菊降壓片:本品由野菊花膏粉、珍珠層粉、雙氫氯噻嗪、蘆丁製成。 具有平肝陽、降血壓的功能。 適用於高血壓病。 每次服1片, 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