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如果社區的夜間戶外光照水準較高, 住在這裡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就會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 該發現為以往的同類研究提供了堅實的證據。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基於其著名的“護士健康研究II”計畫, 該計畫始於1989年, 是目前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關於女性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之一。
流行病學家彼得·詹姆斯和他的同事們跟蹤了1989年至2013年“護士健康研究”中護士的乳腺癌發病率。 109672名護士的家都經過了地理編碼, 其左鄰右舍的夜間平均光照水準則根據美國國防氣象衛星計畫的衛星圖像估算。
該研究顯示, 女性所住社區的夜間光照水準與其日後患乳腺癌的風險之間存在直接關係:光照水準越高, 風險就越高。 相比鄰里間光照水準最低的社區, 光照水準最高的社區乳腺癌風險提升了14%。
該研究也考慮到了許多其他影響因素, 包括年齡、子女的個數、體重、是否使用激素藥物等一長串的潛在影響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 燈光與患病風險在絕經前被診斷出乳腺癌的年輕女性中更為明顯。 此後, 詹姆斯又進行了幾項亞變數分析, 其中有兩個因素比較突出——現役或退役煙民,
意義 驗證之前燈光“有害”的研究
該研究之所以意義重大, 是因為它為許多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早在1987年, 就有學者提出, 夜間電光源或許能解釋乳腺癌“流行”的部分原因。 這一理論在當時實屬“天馬行空”的想像, 因為大家認為燈光與“有害”根本掛不上鉤, 更不可能為癌症“背鍋”。 光不能破壞化學鍵, 不能摧毀DNA, 也不像雌激素等荷爾蒙一樣, 一旦過量會造成乳腺的變異甚至發展成癌症。
相比之下, 光的“毒性”就沒那麼好界定了, 暴露于光源下對人健康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時間。 在幾百年的進化過程中, 人類已經適應了24小時制, 即約12小時的明亮和約12小時的黑暗。 因此, 我們在白天的時候身體更加期待光明,
當我們打破了“黑白”的秩序, 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研究人員之所以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二者的關聯, 一部分是由於乳腺癌的誘因有很多, 比如肥胖、飲酒等, 但是沒有一種因素能單獨成立。 這一點也使乳腺癌與許多其他常見癌症不同, 它們都有各自的首要治病因素, 例如吸煙是肺癌的首要治病因素、肝炎病毒會致肝癌等。
其實除了燈光, 食物對於乳腺癌的影響也很大, 如果你經常吃紅肉、糖等食物乳腺癌的風險會升高,
少吃紅肉
飽和脂肪與絕經後患乳癌風險有關, 並且乳癌確診後存活情況較差。
每天少於70-90g並且避免過度烹飪肉:注意不要吃燒焦食物, 這會產生致癌化學物質。
少吃糖
精製糖會引起血糖水準升高並提高胰島素濃度, 是已知的造成乳癌發展的危險因數。
少吃加工後的肉
加工後的肉(培根、火腿、熱狗等)中含有防腐劑, 被認為(但未經證明)是致癌物質。
多吃芒果
科學研究發現, 女性多食芒果, 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 研究人員對芒果中的多酚進行了研究, 特別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寧(與癌症的預防和抑制有關)。 丹寧酸是種多酚, 帶有苦味, 葡萄籽和茶葉中含有這種成分。
多吃柑橘
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柚子、柳丁、檸檬、金橘等, 都富含維生素C, 可防止亞硝胺生成, 適宜胃癌、喉癌、乳腺癌和肺部腫瘤患者食用。
多吃山楂
常用於開胃消食、降低血脂。 它能活血化淤, 化滯消積, 抑制癌細胞生長, 同時富含維生素C, 適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統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如果你不想被乳腺癌找上門, 最好多注意上述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