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這些行為會寵壞孩子 孩子被寵壞有哪些表現

作為父母, 寵溺孩子的心理當然可以理解, 自已的孩子誰又能真的狠下心來打罵批評, 有時候道理也懂, 可人是感性的, 涉及到自已的孩子, 畢竟是親骨肉怎能做到不寵不溺?但是寵溺孩子從來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反而多的是壞處。 那麼家長的哪些行為寵壞孩子

壞孩子的行為

1、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 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 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臺階下, 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 “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時, 你卻只是笑了笑, 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 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無條件包容他的錯

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放肆, 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會改正錯誤, 不會在乎別人的感受。 如果有一天他犯了無法彌補的錯誤, 受害的就是他自己, 難過的肯定是父母。

4、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 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 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 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 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5、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

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 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 如此要他們如何能瞭解“錢歹賺”, 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孩子被寵壞的表現

1、不但不願意幫忙, 做事需要賄賂

自己的事要自己完成。 誠然, 沒有小孩喜歡收拾, 但是一旦過了幼兒期, 他應該願意幫助父母做些小的瑣事, 如整理他的玩具或者鞋子, 或者自己幫助父母做一些小家務等。 如果小朋友已經能做一些事情了, 但還是不做的話或者做了帶著很大的委屈和不情願去做, 又或者需要家長拿出什麼物質的東西來賄賂他, 他才肯做一些事, 那這就是不良的習慣, 是被寵壞的表現。

2、跟父母談條件

孩子在幼稚園階段, 往往就會萌發“交換觀念”, 用自己的勞動去跟父母換一些小獎勵:“媽媽, 我考了100分, 你能帶我去吃必勝客嗎?”“媽媽, 我要是好好吃飯的話, 一會能讓我看會動畫片嗎?”這是一種很聰明的行為, 有付出, 有回報。

但是有的孩子, 卻發展到了無理談條件甚至威脅父母的程度:“你不給我買玩具, 我就摔你的手機!”“你不讓我看電視, 我就把飯倒地上!”這明顯就是“強盜邏輯”, 不跟你講道理, 反正你必須滿足我!也就是說, 孩子在試圖控制你!

3、拒絕分享

兩三歲的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 還是比較正常的, 畢竟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中心”觀念比較重。 但如果孩子到了幼稚園大班甚至小學, 仍然不願意分享的話, 就不是什麼好苗頭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