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常見補益藥對

補益藥, 用治虛證, 故又稱補虛藥。 虛證一般分陰陽與氣血, 故補益藥亦分四類:補氣藥治氣虛, 補血藥治血虛, 補陽藥治陽虛, 補陰藥治陰虛。 兼有兩種以上虛者(如氣血、氣陰、陰陽), 宜兼用兩類補益藥。 補藥之中多配伍一兩味理氣藥, 以免滋膩礙胃。

1.黨參配黃芪

黨參甘平, 補氣健脾, 且能生津, 常作為人參的代用品;黃芪甘溫, 升補脾氣, 且益肺回表止汗, 兼能利水。 合用則益氣升提, 固表斂汗, 健脾行水, 成為補氣益脾的基本方, 如保元湯、補中益氣湯。

2.山藥配白扁豆

山藥甘溫, 補益脾胃, 強腎固精, 白扁豆微溫, 健脾益胃,

和中化濁。 合用則健脾止瀉, 主治脾虛泄瀉, 作嘔食少, 尤宜於感受暑濕邪氣引起的嘔吐瀉利, 如參苓白術散。

3.續斷配杜仲

續斷補益肝腎, 續筋接骨, 益筋強腳, 兼治崩漏;杜仲補肝、腎, 降血壓, 且能安胎。 合用則增進強腰補腎的效果, 常用治傷科的跌打損傷, 骨折及腎虛腰痛, 下肢痿軟, 胎動腰痛, 崩漏出血等。

4.肉蓯蓉配巴戟天

肉蓯蓉酸咸而溫, 質地油潤, 補腎陽兼能潤燥通便;巴戟天辛甘微溫, 補腎陽兼能強筋骨, 祛濕痹。 合用則補腎強腰, 祛風寒濕痹, 主治因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膝疼痛, 或腿部肌肉軟弱消瘦等。

5.續斷配女貞子

續斷補肝腎, 強腰膝, 安胎止漏;女貞子填補真陰, 養肝明目。 合用則善益精, 補肝腎, 興陽事, 常用治婦女隱症(性不感症)。

6.生地配熟地

生地清熱涼血, 養陰生津;熟地補血生精, 益腎養肝。 合用則既能清熱涼血, 又能養陰補血, 主治血虛或陰虛有熱者, 如補心丹、百合固金湯。

7.龜板配鱉甲

龜板滋陰養血以清虛熱, 滋補肝腎以壯根本, 偏於入腎;鱉甲滋陰清熱, 平肝潛陽, 偏於人肝, 可退熱。 合用則滋補肝腎之功更佳, 主治陰虛發熱、骨蒸潮熱、盜汗等, 如三甲複脈湯。 此外, 用龜、鱉的整體(或加其他中藥)可經一定工藝製成口服液、散劑及丸劑, 其滋補功能較全面, 近代已有多種商品上市。

8.天冬配麥冬

天冬清熱降火, 兼能滋腎陰, 降腎火;麥冬潤肺寧心, 兼能養胃陰, 止煩渴。 合用則養陰清熱潤燥, 主治陰虛發熱之津枯口渴, 氣逆燥咳, 甚則咳血, 如清燥救肺湯。

9.鮮生地配鮮石斛

鮮生地甘寒多汁, 性涼而不滯, 質潤而不膩, 甘寒涼血生津;鮮石斛甘淡微寒, 益肺胃之陰而清虛熱。 合用則質潤多液, 同氣相求, 共奏養陰清熱生津之功, 主治熱病損傷津液引起的口幹煩渴, 虛勞內熱。

10.百合配麥冬

百合斂陰補肺, 益氣調中, 並可寧心;麥冬潤肺生津, 清心安神(拌入朱砂)。 合用則養陰潤燥, 補肺安神, 主治虛火上炎, 熱灼肺陰的咳嗽氣喘, 痰中帶血, 或煩躁不眠, 如百合固金湯。

11.沙參配玉竹

沙參滋陰補肺, 玉竹平補肺胃, 養陰潤燥, 合用則甘寒生津, 共補肺胃之陰, 主治溫病後期, 燥熱傷及肺胃陰分, 出現咽幹口渴, 乾咳無痰, 舌幹少苔者, 如沙參麥冬湯。

12.杞子配菊花

枸杞子滋補肝腎, 益精明目;菊花疏散風熱,

清肝明目。 合用則一補一清, 補肝腎之虛, 清泄肝經之風熱, 主治肝腎不足之頭暈目眩, 如杞菊地黃丸。

13.石斛配麥冬

石斛甘寒清潤, 清中有補, 養胃腎之陰而生津液;麥冬益胃生津, 補中有

清。 合用則益胃滋陰, 常用于治療胃陰不足的胃脘不適、幹嘔、舌幹紅者。

14.當歸配白芍

當歸辛溫, 補血偏于溫陽, 且性動而主走, 又能調經;白芍酸寒入肝, 能斂肝陽, 補血偏于養陰, 性靜而主守。 合用則一動一靜, 一陽一陰, 一走一守, 陰陽兼顧, 動靜結合, 互制其偏, 互助其用, 主治月經不調, 夜眠不安, 心悸怔忡, 頭暈目眩等各種血虛證, 如四物湯。

15.當歸配熟地

當歸辛溫, 生新血而補血;熟地甘溫, 滋肝腎之精而養血。 合用則相輔相成, 相得益彰, 主治失血後之面黃神倦,

頭暈眼花, 氣喘, 如貞元飲、四物湯。

16.熟地配阿膠

熟地甘溫補血, 偏于補腎陰而填精髓;阿膠甘平補血, 偏於潤肺養肝, 並能止血。 合用則滋肝腎之陰以補血, 主治病後貧血、出血, 胃納尚佳, 偏于陰虛者, 如膠艾四物湯。

17.人參配附子

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補真陽, 且通行十二經。 合用則回陽益氣而救脫。 主治陽氣暴脫, 四肢逆冷, 頭暈氣短, 汗出脈微, 尤宜為大出血、大吐瀉後造成虛脫的急救方, 對陽虛水腫亦有效。 近代用治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實驗研究證明具有改善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強心、抗休克、應激等作用。

18.人參配蛤蚧

人參補氣, 蛉蚧益肺腎。 合用則納氣歸腎。 主治肺腎並虛之呼吸急促, 氣虛不能平臥。

19.黃芪配附子

黃芪甘溫;升陽固表,益氣斂汗;附子辛熱,能追複散失欲絕的元陽。合用則益氣回陽。凡涼汗淋漓,四肢厥逆,或絕汗如油者,用本方可回陽救逆,立挽危亡。

20.白術配附子

白術微溫,健脾燥濕,益氣生血;附子辛熱,逐寒燥濕,溫助腎陽。合用則溫脾腎,除濕痹。凡風濕結於臟腑筋骨,經絡血脈所致之身體百節酸楚疼痛、腹脹便塘、腹痛納呆等,皆能開、通、溫、散。

21.黃芪配當歸

黃芪補氣升陽,當歸補血和營。合用達到補氣生血目的。主治大失血後、婦女崩漏、產後、瘡瘍潰爛屬於氣虛血虧者,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22.天冬配麥冬

麥冬甘寒入肺胃經,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天冬甘苦大寒而入肺腎經,能清肺火,滋腎陰,潤燥止咳。二藥合用,具養陰潤肺,止咳生津之功。可治肺陰虧損,勞熱咯血,以及肺胃燥熱,咳嗽痰黏之證。

23.鹿茸配陽起石

陽起石溫腎壯陽,鹿茸溫腎補肝,調理沖任,補益精血。合用可溫壯腎陽。可治虛寒之極,崩中不止,以及宮冷不孕,陽瘓等證。

24.杜仲配紅棗

杜仲甘溫入肝腎,補益肝腎而安胎,配健脾益氣之棗肉。合用有肝脾腎三髒並補而安胎之效。用治婦人肝腎虧虛之胎元不安。

25.龍眼肉配白糖

龍眼肉補心脾,益氣血,與白糖同蒸,味道甘美,補益氣血之力強,可治一切氣血不足之證。

26.桑葉配黑芝麻

桑葉有清肝明目之功,黑芝麻有補益精血之效。合用之,能補肝血而明頭目。用治肝陰不足及血虛之眼目昏花,鬚髮早白,以及肌膚甲錯,麻痹不仁等證。

27.人參配熟地

人參補氣而屬陽,熟地補血而滋陰,合用則氣血、陰陽並補,為補益方中極穩當之組成,古方如兩儀膏。

28.人參配乾薑

兩者均可人中焦脾胃,人參重於補氣,乾薑重于溫中,合用治脾胃虛寒最宜,症見形衰氣弱,脘腹冷痛,嘔吐泄瀉,食欲不振等。

29.甘草配大棗

兩藥均甘平而中和,合用則能調脾胃,益中氣,調營衛,緩諸藥。祛邪方用之者,如桂枝湯、小柴胡湯等;補正方用之者,如歸脾湯、小建中湯等。一般方中,均只用作佐使,但在炙甘草湯中,則用為君藥。

30.柴胡配升麻

兩藥均屬辛涼解表藥,合用則可宣發少陽陽明之邪,有解肌清熱之功,均具升提之性,與補氣藥同用,則可治氣虛下陷之證,如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等。古方如補中益氣湯。

31.黃芪配丹參

黃芪為益氣之主藥,兼能升陽、固表、托瘡、生血、利水;丹參為活血化淤之主藥,兼能補血、涼血。兩藥同用,即益氣祛淤法,近年來在臨床上有很大發展。用治氣虛與氣滯血淤相並之證,尤對中老年人之心腦血管病證有良好之療效。

32.黃芪配防風

黃芪益氣而固表,使肌腠堅密;防風祛風邪於表,為風中之潤劑。合用則黃芪無固邪之慮,防風無散表之嫌,對表虛不固之自汗惡風,易於感冒,風疹等均宜,古方如玉屏風散。

33.黃芪配茯苓

黃芪益氣而利水,茯苓利水而健脾。合用則善治脾虛氣弱與脾虛水腫兩大證,古方如黃芪湯用之,近代多用治急慢性腎炎之浮腫。

34.女貞子配旱蓮草

旱蓮草、女貞子有益肝腎、補陰血作用。主治肝腎陰虛,症見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遺精體倦,口苦口乾等,亦可治高血壓及神經衰弱造成的頭暈頭痛。

35.淫羊藿配仙茅

兩藥皆屬溫補腎陽藥,淫羊藿兼有強筋骨和祛風濕的功能,仙茅則兼可暖脾胃,助消化。合用則可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畏寒肢冷,陽痿不育,腰膝冷痛等,近代又用治更年期綜合征及高血壓,著名方劑二仙湯即用為主藥。

19.黃芪配附子

黃芪甘溫;升陽固表,益氣斂汗;附子辛熱,能追複散失欲絕的元陽。合用則益氣回陽。凡涼汗淋漓,四肢厥逆,或絕汗如油者,用本方可回陽救逆,立挽危亡。

20.白術配附子

白術微溫,健脾燥濕,益氣生血;附子辛熱,逐寒燥濕,溫助腎陽。合用則溫脾腎,除濕痹。凡風濕結於臟腑筋骨,經絡血脈所致之身體百節酸楚疼痛、腹脹便塘、腹痛納呆等,皆能開、通、溫、散。

21.黃芪配當歸

黃芪補氣升陽,當歸補血和營。合用達到補氣生血目的。主治大失血後、婦女崩漏、產後、瘡瘍潰爛屬於氣虛血虧者,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22.天冬配麥冬

麥冬甘寒入肺胃經,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天冬甘苦大寒而入肺腎經,能清肺火,滋腎陰,潤燥止咳。二藥合用,具養陰潤肺,止咳生津之功。可治肺陰虧損,勞熱咯血,以及肺胃燥熱,咳嗽痰黏之證。

23.鹿茸配陽起石

陽起石溫腎壯陽,鹿茸溫腎補肝,調理沖任,補益精血。合用可溫壯腎陽。可治虛寒之極,崩中不止,以及宮冷不孕,陽瘓等證。

24.杜仲配紅棗

杜仲甘溫入肝腎,補益肝腎而安胎,配健脾益氣之棗肉。合用有肝脾腎三髒並補而安胎之效。用治婦人肝腎虧虛之胎元不安。

25.龍眼肉配白糖

龍眼肉補心脾,益氣血,與白糖同蒸,味道甘美,補益氣血之力強,可治一切氣血不足之證。

26.桑葉配黑芝麻

桑葉有清肝明目之功,黑芝麻有補益精血之效。合用之,能補肝血而明頭目。用治肝陰不足及血虛之眼目昏花,鬚髮早白,以及肌膚甲錯,麻痹不仁等證。

27.人參配熟地

人參補氣而屬陽,熟地補血而滋陰,合用則氣血、陰陽並補,為補益方中極穩當之組成,古方如兩儀膏。

28.人參配乾薑

兩者均可人中焦脾胃,人參重於補氣,乾薑重于溫中,合用治脾胃虛寒最宜,症見形衰氣弱,脘腹冷痛,嘔吐泄瀉,食欲不振等。

29.甘草配大棗

兩藥均甘平而中和,合用則能調脾胃,益中氣,調營衛,緩諸藥。祛邪方用之者,如桂枝湯、小柴胡湯等;補正方用之者,如歸脾湯、小建中湯等。一般方中,均只用作佐使,但在炙甘草湯中,則用為君藥。

30.柴胡配升麻

兩藥均屬辛涼解表藥,合用則可宣發少陽陽明之邪,有解肌清熱之功,均具升提之性,與補氣藥同用,則可治氣虛下陷之證,如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等。古方如補中益氣湯。

31.黃芪配丹參

黃芪為益氣之主藥,兼能升陽、固表、托瘡、生血、利水;丹參為活血化淤之主藥,兼能補血、涼血。兩藥同用,即益氣祛淤法,近年來在臨床上有很大發展。用治氣虛與氣滯血淤相並之證,尤對中老年人之心腦血管病證有良好之療效。

32.黃芪配防風

黃芪益氣而固表,使肌腠堅密;防風祛風邪於表,為風中之潤劑。合用則黃芪無固邪之慮,防風無散表之嫌,對表虛不固之自汗惡風,易於感冒,風疹等均宜,古方如玉屏風散。

33.黃芪配茯苓

黃芪益氣而利水,茯苓利水而健脾。合用則善治脾虛氣弱與脾虛水腫兩大證,古方如黃芪湯用之,近代多用治急慢性腎炎之浮腫。

34.女貞子配旱蓮草

旱蓮草、女貞子有益肝腎、補陰血作用。主治肝腎陰虛,症見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遺精體倦,口苦口乾等,亦可治高血壓及神經衰弱造成的頭暈頭痛。

35.淫羊藿配仙茅

兩藥皆屬溫補腎陽藥,淫羊藿兼有強筋骨和祛風濕的功能,仙茅則兼可暖脾胃,助消化。合用則可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畏寒肢冷,陽痿不育,腰膝冷痛等,近代又用治更年期綜合征及高血壓,著名方劑二仙湯即用為主藥。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