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國醫大師伍炳彩治療濕病臨證經驗

伍炳彩對濕傷部位的鑒別較為重視, 他認為濕傷部位不同, 即使寒熱虛實屬性相同, 選方用藥也往往不同, 故必須辨明。

伍炳彩認為在臨床準確診斷濕病, 除了要熟練掌握濕病致病的一般特點外, 還要重點辨小便渾濁、辨汗、辨身熱足寒、辨口黏、辨面色、辨舌苔厚薄、辨脈濡。

伍炳彩認為濕病發熱, 除具有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汗出熱不退等特點外, 身熱足寒是常見現象。 故對於發熱久不退患者, 伍炳彩診察時常摸其腳部, 以辨是否挾有濕邪。

濕病是指因濕邪侵襲人體, 或人體臟腑功能失調, 而致濕邪瀦留體內,

所表現濕邪停滯的病證。 濕病及與濕有關的病證存在于中醫的臨床各科之中涉及內、外、婦、兒等科, 故掌握濕病的證治意義重大。

伍炳彩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深切體會到濕邪廣泛存在, 具有特殊的臨床表現、發病特點及傳變規律, 且病種繁雜, 易被忽視, 如治療不當, 則變證叢生, 致病情纏綿。 尤其疑難雜症, 多與濕有關。 伍炳彩常告誡我們, 濕邪為患, 常疑實似實, 疑虛似虛, 疑熱似熱, 疑寒似寒, 疑燥似燥, 從而容易發生誤診誤治, 臨證時要特別仔細辨別。

濕病的辨證要點

對於濕病的辨證, 伍炳彩強調以下三個方面必須辨明:

辨濕傷部位

濕病的部位, 朱丹溪明確提出分內濕、外濕, 後世又有三焦之分, 近現代以來則區分更為細緻,

臟腑經絡、皮膚關節均有涉及。 伍炳彩對濕傷部位的鑒別較為重視, 他認為中濕部位不同, 即使寒熱虛實屬性相同, 選方用藥也往往不同, 故必須辨明。 按照濕邪常見的侵犯部位, 以及它經常結合的病邪來區分, 他認為大致可分為傷於上部、傷於肌表、傷於腠理、流於關節、深入臟腑五大類, 其中深入臟腑又常見有深入腸腑、深入肝膽脾胃、深入腎與膀胱不同類型。 分述如下:

傷於上部:往往兼挾風氣, 出現鼻塞聲重, 說話如從室內或甕中發出, 自覺頭部沉重麻木如被布裹, 胸部發悶, 咳嗽聲低, 痰多色灰暗。 兼熱則目眵黃濁, 耳道流黃水等。

傷於肌表:風偏重的往往發熱汗出怕風, 全身沉重倦怠;濕較重的往往浮腫麻木;寒偏重的往往怕冷、肢體疼痛,

發作比較劇烈;兼熱毒的發熱較重, 膝下紅腫灼熱。 濕鬱肌表也可見濕疹、疥瘡、瘡癤等皮膚病表現。

傷於腠理:往來寒熱, 發作有時, 或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 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只發冷不發熱)為寒濕較重, 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為濕熱較重。 腠理是三焦通于皮裡肉外之組織。

流注關節:主要為骨節疼痛, 有的出現關節(包括指關節)紅腫灼熱。 或兼腰痛、陰雨發作較重, 如長期留著不除, 則稱為痹證(風濕性關節炎)。 主要由於風寒濕三氣相合而成。

深入臟腑

深入腸腑:惡寒發熱, 起脘腹悶脹作痛, 嘔吐泄瀉, 吐瀉物比較清稀的為寒濕較重, 比較穢濁的為濕熱較重, 證似胃腸炎;若兼腹痛, 裡急後重, 大便出現紅白為痢疾,

紅多者多屬熱重, 白多者多屬濕重。

濕熱蘊積較深, 初起微惡風寒, 漸漸久熱不退, 神識蒙混, 午後熱盛, 神昏譫語, 脘腹脹悶, 大便溏而不爽, 或不大便, 甚則深入血分而大便下血為濕溫, 以上諸證在腸熱症中可經常見到。

深入肝膽脾胃:多見脘腹痞悶, 納呆, 厭油, 乏力, 口黏, 大便不爽。 初起寒熱, 接著出現黃疸, 皮色橘黃鮮明的為熱重, 熏黃(如煙熏)暗淡為濕重, 久久不愈可以出現腹部脹大, 其症與急性黃疸型肝炎和肝硬化腹水相類似。 脈弦者病在肝, 脈濡者病在脾。

深入腎與膀胱:往往寒熱之後出現尿頻、尿短、尿渾或尿有砂石, 尿色深黃, 尿道自覺灼熱, 甚則有血者為熱重, 尿色較淡、尿道無灼熱感者為濕重, 臨床尿路結石合併感染多有此症。

辨濕在氣分血分

濕熱日久可深入血分, 與氣分濕熱在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上有別, 對此問題伍炳彩曾有專篇討論。 總體而言, 濕在血分者能食, 而濕在氣分者不能食。 從病位、脈象上來說, 濕在氣分者主要在中焦脾胃, 脈多濡;濕在血分者主要在肝, 脈多弦。 至於斑疹、昏厥及出血症狀, 較易幫助辨別為血分證。 黃疸病每每涉及血分, 故常需加入活血之品。 當歸芍藥散、當歸貝母苦參丸、白頭翁湯、豬苓湯、赤豆當歸散、蒲灰散等均屬治療濕在血分的方劑。

辨濕熱偏重

伍炳彩指出, 證屬濕熱者, 當進一步分清濕熱之偏重。 由於濕遏熱伏, 蘊蒸難解, 故留戀時間較長, 證候變化亦較複雜, 但一般不外濕重於熱、熱重於濕以及濕熱並重類型。 濕重於熱者病變中心偏重於脾,熱重於濕者病變重心偏重於胃。濕熱的偏輕偏重與患者體質因素密切相關。因胃為陽土主燥,脾為陰土主濕,故凡素體中陽偏旺者,濕邪易於化燥而為熱重於濕,病偏於胃;素稟中陽不足者,則邪從濕化而為濕重於熱,病多在脾。

辨濕七法

因濕病在臨床上涉及的病種多,又多有兼挾,加上人體素質差異,所以,濕病在臨床的表現十分複雜,故顯然無法將其一一列出。伍炳彩認為在臨床準確診斷濕病,除了要熟練掌握濕病致病的一般特點外,還要結合以下辨濕七法。

辨小便清濁

凡小便渾濁或尿有白色絮狀沉澱者,多為濕阻下焦,膀胱氣化失司。小便色白混濁為寒濕;小便色黃赤混濁或伴尿頻、尿急、尿痛者,則為濕熱。伍炳彩每據小便清濁的變化,判斷濕邪的消長進退,濁重則濕多,濁輕則濕少,濁增則濕增,濁退則濕去。

辨汗

濕為陰邪,易困阻氣機,腠理開闔失司,必致汗出異常。臨床所見濕病之汗,或自汗疑似氣虛,或盜汗狀若陰虛,或大汗疑為裡熱,或微汗誤為風熱,但總以汗出不能暢達周身,不能透達下肢,常出現齊頸而還、齊腰而還、齊膝而還,這都是濕病的診斷要點。檢查汗出不透的方法,伍炳彩的經驗是要注意從腳往上摸。汗出熱不解(或汗出熱不退)指汗出後當時發熱減輕或消退,但不久又複熱,古人言“非風即濕”。臨床可結合濕病的其它兼症做出正確的判斷。

辨身熱足寒

“身熱足寒”症狀初見于《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篇》,指遍身發熱而腳部獨冷。本證的產生多見於濕熱之偏於濕重者,或證之屬於熱重者,亦見於戴陽證。在本條之中出現是因為濕甚於下,雖有熱不易下達,為濕鬱。伍炳彩認為濕病發熱,除具有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汗出熱不退等特點外,身熱足寒是常見現象。故對於發熱久不退患者,伍炳彩診察時常摸其腳部,以辨是否挾有濕邪。

辨口黏

伍炳彩認為,病人自覺口中黏膩不爽,甚如口含漿糊,口澀甚如口含木屑,即使舌苔不厚,也是濕邪阻滯的表現。口黏而苦為濕熱,口黏而淡為脾虛有濕或寒濕,口黏而甜為脾濕。

辨面色

伍炳彩認為,面色淡黃暗滯為寒濕,重則黃如煙熏。黃色明亮如橘子色,為濕熱發黃。如果初感寒濕,色現沉滯,乃正氣驟然為寒濕凝滯的特性所遏鬱,並不能指為病已深入。濕邪為病,色現沉濁晦滯者,如色素從外走向內為病邪自外入裡,由輕而重;從內走外為自裡達表,由重而輕。

辨舌苔厚薄

舌象對濕病的辨別至關重要。舌苔乃胃氣之所薰蒸,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藉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濕病不論邪在何處,多見舌苔厚,或白厚,或黃厚,或灰厚,但若濕阻中焦,舌苔必厚。苔厚而潤,水濕偏重;苔厚而燥,濕從熱化;色白屬寒,色黃、灰屬熱。舌苔厚薄的消長,也往往提示濕邪之進退,可判明濕病的轉歸。但又不可絕對化,不可因無膩苔就認為無濕可辨,而宜四診合參動態觀察舌苔的變化。有初病不見苔,後逐漸見苔乃至厚苔,尤其當用藥不合宜時,礙濕助濕,才使濕邪漸露端倪。

臨床上也有少數病人見黑苔者。黑為水色,濕病現黑苔多為黑而滑厚。

辨脈濡

濕病常見濡脈。濕困脾胃,阻遏陽氣,脈氣不振,脈即見濡。濕性黏滯,易阻陽氣,故甚或可見遲脈。

從濕論治內傷雜病常用藥對

連翹、赤小豆:此藥對出自《傷寒論》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原方用於治療陽黃兼表證不解者。連翹、赤小豆為方中主藥,連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用且兼能利小便,合用治療血分濕熱。

赤小豆、當歸:此藥對出自《金匱要略》的赤小豆當歸散,原方用於治療狐惑釀膿或濕熱困於腸間之近血。兩藥合用活血利水的功效顯著,主要用於血分濕熱者。

橘皮、竹茹: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的橘皮竹茹湯。兩者伍用,一溫一寒,溫清相濟,和胃降逆。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調、寒熱相雜之脘腹脹滿、噁心嘔吐、呃逆及妊娠惡阻等症。

土茯苓、忍冬藤:兩藥相伍,取土茯苓善治濕熱毒邪和除濕通絡之功,忍冬藤清熱解毒,理氣行滯,通絡止痛。伍炳彩常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病屬濕熱毒邪蘊結不解者。

旋覆花、茜草: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的旋覆花湯。兩者伍用,旋覆花善通肝絡而行氣,茜草活血化瘀,則氣行血行,陽通瘀化。故臨床常用於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刺痛,手按揉或捶打其胸脅得舒者。

雞骨草、鳳尾草、垂盆草:雞骨草,清熱利濕,疏肝止痛,現代藥理研究主要用於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三藥相配,清熱利濕之功倍增,主要用於治療肝炎轉氨酶增高者。

豨薟草、茜草:茜草,苦寒無毒,入心肝經,具涼血止血,行血通絡之功,古代用治黃疸。豨薟草具有類似的作用,故兩藥合用治濕熱黃疸。

地膚子、白鮮皮:兩藥相伍,善清濕熱,祛風止癢,常用治皮膚瘙癢諸疾,但伍炳彩用之於濕痰咳嗽咽癢則咳者。

郁金、枇杷葉:此藥對出自《溫病條辨》上焦篇宣痹湯,原書用於治療太陰風濕,氣分痹鬱而噦者。二藥相合,取郁金善於理氣開郁和枇杷葉下氣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胸悶之因於痰濕氣滯者。伍炳彩常將其與銀翹馬勃散、茯苓杏仁甘草湯合用。

杜仲、桑寄生:肝主筋、腎主骨,二藥一補一通,相須為用,共奏祛風濕、補肝腎之功。臨床上用於肝腎不足兼風濕痹著引起的腰酸腰痛等症每每取得滿意的療效。

防風、威靈仙:二藥合用祛風除濕、止痹痛的療效倍增。伍炳彩臨床主要用於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等肌肉、筋骨疼痛病症。以風邪偏勝,疼痛遊走者用之效果更佳。

薑黃、海桐皮:兩藥相伍,一為血藥,一為風藥,故祛風除濕、活血通經止痛作用倍增。伍炳彩常用此藥對治療風濕為患、絡道經氣閉阻、氣血循行不暢的腰腿關節疼痛、周身肌肉酸痛,甚則肢體攣急不遂等症。

豨薟草、海桐皮:此藥對取義于古方豨桐丸(原方用臭梧桐)。兩藥相伍,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功效顯著,伍炳彩常用於風濕痹痛患者。

豨薟草、蔓荊子:兩藥相伍,取其祛風除濕之功效及升散上升、走竄開泄之特性。常用于治療濕邪上蒙清竅之頭昏如裹及濕邪痹阻經脈之全身骨節沉重疼痛。

半夏、秫米:此藥對取義於《內經》半夏秫米湯,也稱為半夏湯,常用於治療失眠。半夏、秫米合用,有通有補、有升有降,共成補虛泄實、溝通陰陽、和利營衛之功。

牡蠣、澤瀉:此藥對取義於《傷寒論》牡蠣澤瀉散。牡蠣有斂汗之功,澤瀉具利濕之效,兩藥相合,可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之自汗盜汗。

百合、滑石: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百合滑石散。二藥合用,滋陰潤肺,清熱利尿,調絡脈於周身,引內外之熱氣,悉從小便出矣。伍炳彩常用之于心肺陰虛之神經衰弱,兼小便不利者。

蘆根、滑石:此藥對取義于葉桂《溫熱論》原文第2條“……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蘆根、滑石為甘淡滲濕之品,使濕從下泄。伍炳彩認為其利尿不傷陰,常用於濕熱傷陰者。

濕重於熱者病變中心偏重於脾,熱重於濕者病變重心偏重於胃。濕熱的偏輕偏重與患者體質因素密切相關。因胃為陽土主燥,脾為陰土主濕,故凡素體中陽偏旺者,濕邪易於化燥而為熱重於濕,病偏於胃;素稟中陽不足者,則邪從濕化而為濕重於熱,病多在脾。

辨濕七法

因濕病在臨床上涉及的病種多,又多有兼挾,加上人體素質差異,所以,濕病在臨床的表現十分複雜,故顯然無法將其一一列出。伍炳彩認為在臨床準確診斷濕病,除了要熟練掌握濕病致病的一般特點外,還要結合以下辨濕七法。

辨小便清濁

凡小便渾濁或尿有白色絮狀沉澱者,多為濕阻下焦,膀胱氣化失司。小便色白混濁為寒濕;小便色黃赤混濁或伴尿頻、尿急、尿痛者,則為濕熱。伍炳彩每據小便清濁的變化,判斷濕邪的消長進退,濁重則濕多,濁輕則濕少,濁增則濕增,濁退則濕去。

辨汗

濕為陰邪,易困阻氣機,腠理開闔失司,必致汗出異常。臨床所見濕病之汗,或自汗疑似氣虛,或盜汗狀若陰虛,或大汗疑為裡熱,或微汗誤為風熱,但總以汗出不能暢達周身,不能透達下肢,常出現齊頸而還、齊腰而還、齊膝而還,這都是濕病的診斷要點。檢查汗出不透的方法,伍炳彩的經驗是要注意從腳往上摸。汗出熱不解(或汗出熱不退)指汗出後當時發熱減輕或消退,但不久又複熱,古人言“非風即濕”。臨床可結合濕病的其它兼症做出正確的判斷。

辨身熱足寒

“身熱足寒”症狀初見于《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篇》,指遍身發熱而腳部獨冷。本證的產生多見於濕熱之偏於濕重者,或證之屬於熱重者,亦見於戴陽證。在本條之中出現是因為濕甚於下,雖有熱不易下達,為濕鬱。伍炳彩認為濕病發熱,除具有身熱不揚、午後熱甚、汗出熱不退等特點外,身熱足寒是常見現象。故對於發熱久不退患者,伍炳彩診察時常摸其腳部,以辨是否挾有濕邪。

辨口黏

伍炳彩認為,病人自覺口中黏膩不爽,甚如口含漿糊,口澀甚如口含木屑,即使舌苔不厚,也是濕邪阻滯的表現。口黏而苦為濕熱,口黏而淡為脾虛有濕或寒濕,口黏而甜為脾濕。

辨面色

伍炳彩認為,面色淡黃暗滯為寒濕,重則黃如煙熏。黃色明亮如橘子色,為濕熱發黃。如果初感寒濕,色現沉滯,乃正氣驟然為寒濕凝滯的特性所遏鬱,並不能指為病已深入。濕邪為病,色現沉濁晦滯者,如色素從外走向內為病邪自外入裡,由輕而重;從內走外為自裡達表,由重而輕。

辨舌苔厚薄

舌象對濕病的辨別至關重要。舌苔乃胃氣之所薰蒸,五臟皆稟氣於胃,故可藉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濕病不論邪在何處,多見舌苔厚,或白厚,或黃厚,或灰厚,但若濕阻中焦,舌苔必厚。苔厚而潤,水濕偏重;苔厚而燥,濕從熱化;色白屬寒,色黃、灰屬熱。舌苔厚薄的消長,也往往提示濕邪之進退,可判明濕病的轉歸。但又不可絕對化,不可因無膩苔就認為無濕可辨,而宜四診合參動態觀察舌苔的變化。有初病不見苔,後逐漸見苔乃至厚苔,尤其當用藥不合宜時,礙濕助濕,才使濕邪漸露端倪。

臨床上也有少數病人見黑苔者。黑為水色,濕病現黑苔多為黑而滑厚。

辨脈濡

濕病常見濡脈。濕困脾胃,阻遏陽氣,脈氣不振,脈即見濡。濕性黏滯,易阻陽氣,故甚或可見遲脈。

從濕論治內傷雜病常用藥對

連翹、赤小豆:此藥對出自《傷寒論》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原方用於治療陽黃兼表證不解者。連翹、赤小豆為方中主藥,連翹具有清熱解毒的功用且兼能利小便,合用治療血分濕熱。

赤小豆、當歸:此藥對出自《金匱要略》的赤小豆當歸散,原方用於治療狐惑釀膿或濕熱困於腸間之近血。兩藥合用活血利水的功效顯著,主要用於血分濕熱者。

橘皮、竹茹: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的橘皮竹茹湯。兩者伍用,一溫一寒,溫清相濟,和胃降逆。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調、寒熱相雜之脘腹脹滿、噁心嘔吐、呃逆及妊娠惡阻等症。

土茯苓、忍冬藤:兩藥相伍,取土茯苓善治濕熱毒邪和除濕通絡之功,忍冬藤清熱解毒,理氣行滯,通絡止痛。伍炳彩常用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病屬濕熱毒邪蘊結不解者。

旋覆花、茜草: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的旋覆花湯。兩者伍用,旋覆花善通肝絡而行氣,茜草活血化瘀,則氣行血行,陽通瘀化。故臨床常用於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刺痛,手按揉或捶打其胸脅得舒者。

雞骨草、鳳尾草、垂盆草:雞骨草,清熱利濕,疏肝止痛,現代藥理研究主要用於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三藥相配,清熱利濕之功倍增,主要用於治療肝炎轉氨酶增高者。

豨薟草、茜草:茜草,苦寒無毒,入心肝經,具涼血止血,行血通絡之功,古代用治黃疸。豨薟草具有類似的作用,故兩藥合用治濕熱黃疸。

地膚子、白鮮皮:兩藥相伍,善清濕熱,祛風止癢,常用治皮膚瘙癢諸疾,但伍炳彩用之於濕痰咳嗽咽癢則咳者。

郁金、枇杷葉:此藥對出自《溫病條辨》上焦篇宣痹湯,原書用於治療太陰風濕,氣分痹鬱而噦者。二藥相合,取郁金善於理氣開郁和枇杷葉下氣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胸悶之因於痰濕氣滯者。伍炳彩常將其與銀翹馬勃散、茯苓杏仁甘草湯合用。

杜仲、桑寄生:肝主筋、腎主骨,二藥一補一通,相須為用,共奏祛風濕、補肝腎之功。臨床上用於肝腎不足兼風濕痹著引起的腰酸腰痛等症每每取得滿意的療效。

防風、威靈仙:二藥合用祛風除濕、止痹痛的療效倍增。伍炳彩臨床主要用於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等肌肉、筋骨疼痛病症。以風邪偏勝,疼痛遊走者用之效果更佳。

薑黃、海桐皮:兩藥相伍,一為血藥,一為風藥,故祛風除濕、活血通經止痛作用倍增。伍炳彩常用此藥對治療風濕為患、絡道經氣閉阻、氣血循行不暢的腰腿關節疼痛、周身肌肉酸痛,甚則肢體攣急不遂等症。

豨薟草、海桐皮:此藥對取義于古方豨桐丸(原方用臭梧桐)。兩藥相伍,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功效顯著,伍炳彩常用於風濕痹痛患者。

豨薟草、蔓荊子:兩藥相伍,取其祛風除濕之功效及升散上升、走竄開泄之特性。常用于治療濕邪上蒙清竅之頭昏如裹及濕邪痹阻經脈之全身骨節沉重疼痛。

半夏、秫米:此藥對取義於《內經》半夏秫米湯,也稱為半夏湯,常用於治療失眠。半夏、秫米合用,有通有補、有升有降,共成補虛泄實、溝通陰陽、和利營衛之功。

牡蠣、澤瀉:此藥對取義於《傷寒論》牡蠣澤瀉散。牡蠣有斂汗之功,澤瀉具利濕之效,兩藥相合,可用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之自汗盜汗。

百合、滑石:此藥對取義于《金匱要略》百合滑石散。二藥合用,滋陰潤肺,清熱利尿,調絡脈於周身,引內外之熱氣,悉從小便出矣。伍炳彩常用之于心肺陰虛之神經衰弱,兼小便不利者。

蘆根、滑石:此藥對取義于葉桂《溫熱論》原文第2條“……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蘆根、滑石為甘淡滲濕之品,使濕從下泄。伍炳彩認為其利尿不傷陰,常用於濕熱傷陰者。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治療濕疹的藥膏有哪些

    您好,濕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皮膚疾病。其症狀和皮炎相似,有明顯的滲出傾向,容易出現水皰、滲出液或糜爛症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容貌形象和正常生活,還能給患者帶來疼痛、瘙癢等感覺,需要及時治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中醫治療類風濕病

    激素長期維持治療肯定是不行的,必須應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藥物可選範圍很大,大多都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本病不能完全治癒,可以達到基本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具體藥物選擇根據具體病情,另外可以配合中藥,西醫... [詳細答案]

  • 1回答

    幼年型類風濕病治療方法是什麼

    對於少兒患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先從簡單、安全和比較保守的療法開始,如未見效再選用其他治療。除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對症治療外,應儘早開始用慢作用藥,一種不足時,在密切觀察下,也可採用聯合療法。... [詳細答案]

  • 1回答

    風濕病的治療方法大家用哪種比較好

    治療風濕病的辦法是有很多種的,但是這種病對患者的身體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的,因此我們在選擇治療辦法的時候,就需要患者可以試試物理治療。這種方法主要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做過理療的朋友們都知... [詳細答案]

  • 3回答

    中醫治療濕疹好嗎

    你好,建議你採用傳統中藥麻黃、防風、龍戟草、荊芥、烏梢蛇、全蟲、蜈蚣、白芷、薄荷、細辛、蛇床子、高麗參、沉香、金精草等配合治療。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促進皮膚細胞代謝,修復受損皮膚細胞,快速止癢,...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