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 解讀氣的五大作用

人體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 稱為氣虛。 所謂氣, 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 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穀之氣和肺吸入的空氣幾部分結合而成。 在臨床上, 氣虛還包括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諸症。

氣虛體質差, 解讀氣的五大作用:

1、推動作用。

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 它對人體的推動作用表現在:激發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促進人體生長發育;促進血的生成, 推動血的運行;促進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因為氣有以上推動啟動作用, 當人體氣虛時, 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影響。

如心氣不足, 胃氣虛, 肺氣不足等, 就是臟腑功能減弱的表現。 《靈樞·決氣篇》中說:“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 是謂血。 ”氣虛就會影響到血的生成, 使人體血虛。 因為“氣為血帥”, “氣行血行”, 氣滯則血瘀;氣虛時氣的推動作用減弱, 就會產生瘀血。 津液的生成靠脾氣的運化, 胃氣的消化吸收, 飲食物中的五穀精微被攝取後, 要靠脾氣的作用運化到肺, 由肺氣輸布到全身和腎氣的作用排泄津液中的液中之濁。

2、溫煦作用。

人體的熱量來源於氣。 人的體溫是靠氣的溫煦作用來維持的。 人的臟腑、經絡也必須在氣的溫煦作用下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 血和津液等體液也要依靠氣的溫煦作用進行正常的迴圈。 這正是“血得溫而行, 得寒則凝。 ”如果氣的溫煦作用失常, 就會出現喜暖畏寒、四肢不溫、體溫偏低, 血和津液運行遲緩引起的血凝和水液代謝停滯, 水腫、痰飲等。 人在練氣功後由於陽氣足, 就會比常人更不懼寒, 顯得比一般人能量大、熱量高。

3、氣的防禦作用。

氣的防禦作用主要體現在護衛人的肌表,

防禦外的入侵。 《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是指人在氣虛時由於衛氣不足, 人的抗病能力、免疫能力都會降低, 邪氣就會侵入人體。 如果人體氣的防禦作用較強, 這時“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練氣功的人由於衛氣足, 對外邪防禦作用強, 對於風、寒、暑、濕、澡、火、疫癘等外邪有抵抗力, 有免疫力, 因此不易受邪患病。

不少人說練功前經常感冒, 練氣功後很少感冒。 這正是“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

4、固攝作用。

氣的固攝作用主要是氣對血、津液等液體物質具有控制作用, 防止過多分泌或無故流失。 如果氣虛, 氣之固攝作用失職, 就可能產生各種液體外溢和流失。

氣有固攝血液, 使血液循脈而行, 防止其逸出脈外的作用。

如氣虛不能攝血就會產生各種出血症。 如血崩、嘔血、鼻衄、肌衄等(包括子宮功能性出血、支氣管擴張吐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病中氣虛者。 )

氣有固攝津液, 使體內水液正常輸布和排泄的作用。 如氣不固津, 就會產生氣虛自汗、多尿、小便失禁、口角流涎、泛吐清水和瀉泄滑脫等症。

氣有固攝腎精的作用。 如果氣不固精, 就會產生男子遺精、滑精, 早洩等症。

5、氣化作用。

氣化是指通過氣的運動而產生的精、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 氣化作用將人攝入的飲食物轉化為水穀之精氣, 然後又分化生成氣、血、精、津液等。 飲食物經過消化、吸收精微部分, 剩餘部分轉化為糟粕, 排出體外。 津液經代謝、除濡養身體各部分之外, 有一部分化為汗液從毛孔排出;另一部分化為尿液, 經腎與膀胱的作用排出體外。 由於精、氣、血、津液都是從飲食精微所化生的, 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因此有“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為氣之母”等說法。 如果氣的氣化作用失常, 就會影響到氣、血、精、津液的新陳代謝;影響到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影響到汗液、尿液及食物曹粕的排泄,從而形成各種代謝失常的病變。

影響到汗液、尿液及食物曹粕的排泄,從而形成各種代謝失常的病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