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具有清熱利濕、止痢、消炎、解毒等功效。 歷代醫學家對馬齒莧的藥用價值多有記載。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多種氨基酸、糖類、生物鹼、香豆精類、黃酮類、強心甙, 因此, 具有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功能, 可防治急慢性痢疾、腸炎、鉤蟲病、急性闌尾炎、淋巴性結核潰爛、癤瘡及化膿性疾患。
馬齒莧有一種含量豐富的、被稱為阿爾法亞麻酸的∞-3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是丹麥科學家戴爾伯格在研究因紐特人膳食結構時發現的), 能抑制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酸生成的生理功能,

馬齒莧還含有鉀元素, 其中有硝酸鉀、硫酸鉀、草酸氫鉀等多種鉀鹽。
馬齒莧作菜吃, 可涼拌, 可炒食, 尤其在夏天, 人們胃口不好、食欲不振時, 採摘新鮮馬齒莧洗淨用開水一燙, 再放進涼開水中浸泡降溫後, 撈出, 放人大蒜末、醋、鹽、香油、辣椒等作料, 吃起來酸辣可口, 胃口大開。 如果採集入藥可用馬齒莧於品50克或鮮品200克煎水加糖內服, 日服兩次, 也可用鮮品搗汁, 加少量蜂蜜用開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