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來, 氣溫越來越低, 對於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的寶寶來說, 他們能十分敏感地察覺到其中的變化。 因而, 鼻塞、打噴嚏等“著涼”的症狀就多了起來。 許多父母便給寶寶白天多穿衣、晚上多蓋被, 可是寶寶仍那麼地弱不禁風。
其實, 多穿衣、多蓋被不僅不利於寶寶耐寒力的鍛煉, 造成抗病能力低下, 而且還會導致寶寶更容易患病。 所以, 在冬季寶寶保暖應有度, 同時還要加強寶寶耐寒力的鍛煉, 才能達到抗寒防病目的。

幼兒期保健原則
1周歲後到滿3周歲之前為幼兒期。 生長發育速度較前減慢, 尤其在體格發育方面。 活動範圍漸廣, 接觸周圍事物增多, 智慧發育較前突出, 語言、思維和應人應物的能力增強, 但識別危險的能力尚不足, 故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
飲食已從乳汁轉換為飯菜, 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 故需注意防止營養缺乏和消化紊亂。
學齡前期保健原則
3周歲後(第4年)到入小學前(6—7歲)為學齡前期。 體格發育速度又減慢, 達到穩步增長, 而智慧發育更趨完善, 求知欲強, 能作較複雜的動作, 學會照顧自己, 語言和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 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 從小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和勞動習慣, 為入小學作好準備。
學齡前期小兒防病能力有所增強, 但因接觸面廣, 仍可發生傳染病, 易患急性腎炎、風濕病等;因喜模仿而又無經驗, 故意外事故較多。 應依據這些特點, 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學齡期保健原則
從入小學起(6—7歲)到青春期(女12歲, 男13歲)開始之前稱學齡期(相當於小學學齡期)。 此期小兒體格生長仍穩步增長, 除生殖系統外其他器官的發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準。 腦的形態已基本與成人相同, 智慧發育較前更成熟, 控制、理解、分析、綜合能力增強, 是長知識、接受文化科學教育的重要時期。
應加強教育, 使他們在學校、在家庭中打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 這個時期發病率較前為低, 但要注意預防近視眼和齲齒, 矯治慢性病灶, 端正坐、立、行姿勢, 安排有規律的生活、學習和鍛煉, 保證充足的營養和休息, 注意情緒和行為變化, 避免思想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