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分人群:常常深夜下班後還繼續打遊戲、上網、看書, 就是不願意睡覺, 非要熬到淩晨一兩點才上床;走到社區門口, 突然懷疑家裡門窗沒鎖好、煤氣電源沒關閉, 於是忍不住回去反復檢查;過分依賴手機、電腦等通訊工具;看到別人寫的文字, 喜歡對號入座胡思亂想……那減輕強迫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三種方法自我減輕症狀
有強迫行為者要加強與外界和他人的溝通, 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 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世界和觀念中, 要有意識地強迫自己不要懷疑自己。 對那些有強迫行為, 但還不構成心理疾病的人,

1、心理暗示。
比如懷疑車門沒鎖好, 在第一次鎖好車門後, 站在車子旁, 心裡反復告誡自己:“我已經鎖好車門了, 現在轉身離開, 沒事!”如此這樣反復念叨幾遍, 並堅持這樣做下去。
2、紙條提醒。
在辦公桌醒目位置貼一張紙條,
3、自我統計。
做一個統計表格, 查看自己一天下來, 在哪些方面有重複強迫行為, 記錄重複的次數。 同時, 給自己設立目標, 要求自己逐漸減少強迫次數。
核心提示:
目前, 強迫症已經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品質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 成為21世紀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點。 在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案例中, 強迫症患者占到10%左右, 多在35歲以下, 且以都市白領為主, 而且強迫症狀已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 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 在生活中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 患者雖然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 甚至很痛苦, 卻無法擺脫。 強迫症是壓力太大惹的禍。
心理養生專家提示:一旦發現有心理上的輕微異常, 不妨多曬太陽, 自娛自樂, 多食用些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飲食:如綠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 興奮神經系統, 消除疲勞, 防止情緒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