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糖尿病藥物的分類及作用機制

一、抗糖尿病藥物的分類及作用機制

二、糖尿病人能吃什麼水果

三、 常見糖尿病食療方法

抗糖尿病藥物的分類及作用機制

1、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

磺脲類降糖藥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口服降糖藥。 其主要作用機制是直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兼有胰外作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從而達到降血糖作用。 目前將磺脲類降糖藥按其發現的先後順序分為第1代、第2代和第3代,第一代包括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目前基本不用)。 第二代60年代用於臨床,包括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齊特、格列喹酮。

第三代格列美脲。 根據作用時間分為長效類和短效類。 短效類包括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需要在一日三餐前半小時服藥。 長效類包括: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美脲等,一般每日服藥1次,通常建議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緩釋或控釋片劑是不可以掰開或者嚼碎服用,不然就起不到“緩釋”、“控釋”的效果了。

2、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

該類藥物也是作用於胰島β細胞,刺激胰島素分泌,但其作用機制不同於磺脲類。 這類藥降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於控制餐後高血糖。 具有“快進快出”的特點,因此,應進餐前即刻服用,不進餐不服藥。 又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

3、雙胍類藥

可能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為熟悉的一種降糖藥,由於它並不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因此服藥時間沒有什麼嚴格的限制,可以在餐前、餐中或者餐後;但有些患者服用後會產生較明顯的胃腸道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故可餐後或餐中服藥,以減輕胃腸道反應。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一類以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比較成熟的治療糖尿病藥物,已廣泛應用於臨床。 其作用機制為:競爭性抑制位於小腸的各種α-葡萄糖苷酶,使澱粉類分解為葡萄糖的速度減慢,從而減緩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

5、噻唑烷二酮類

該類藥物與體內受體結合後啟動,從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謝紊亂,與此同時,這一類藥物在降血壓、調節脂質代謝、抑制炎症反應、抗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對腎臟的保護方面也顯示了作用。

6、胰島素

分為短效胰島素:三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三餐前即刻皮下注射;中效胰島素:按照病情需要,一般每日1~2次,可於早、晚餐前1小時或者睡前皮下注射;預混胰島素:按照病情需要,一般每日2次;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應於餐前半小時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島素類似物+中效胰島素,應於餐前即刻皮下注射。 注意每次使用前需搖勻。 ;基礎胰島素:一般每日同一時間皮下注射1次,不受進餐時間的影響。

糖尿病人能吃什麼水果

1、蘋果

蘋果所含的果膠,能預防膽固醇增高,養活血糖含量。 蘋果中的膳食纖維,可調節機體血糖水果,預防血糖驟升驟降,所以適量食用蘋果,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2、無花果

無花果雖然很甜,但是它屬於高纖維果品,含有豐富的酸類及酶類,對糖尿病患者很有益,對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免疫力、恢復體能有顯著功效。 無花果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欲。 它含有多種脂類,有助於緩解糖尿病患者併發性便秘。

3、火龍果

火龍果具有高纖維、低糖分、低熱量的特性,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高尿酸等現代常見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火龍果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對預防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有幫助。

常見糖尿病食療方法

1、雪菜豆腐

配方:豆腐100g,雪菜20g,烹調油5g,食鹽、味精適量,蔥、薑末少許。

功效:雪菜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消腫止痛的作用,豆腐能夠生津潤燥、清熱解毒。

2、口蘑冬瓜

配方:冬瓜100g,口蘑20g,蔥、薑末、食鹽、味精適量,烹調油5g。

功效:冬瓜是天然利尿消腫劑,對糖尿病人有良好的消腫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