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一種常見的重要中藥, 在補氣養血、滋補身體方面非常有效果, 中醫認為, 不同的藥材有著不同的功效, 如果搭配得當, 可能會發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這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那麼, 黃芪怎麼補血效果更好呢?
黃芪補氣而入肺脾兩經, 長於補肺脾之氣, 故多用於肺氣不足, 脾氣虛弱的中晚期肺癌、縱膈腫瘤以及胃癌等, 常與黨參、白術、茯苓、蜀羊泉等配合應用。 黃芪性溫主升, 功能升陽益氣, 故又常用於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等腸道惡性腫瘤, 這類病人往往有脾虛的表現, 尤其常見大便溏薄, 噁心嘔吐,
黃芪配人參
人參味甘, 性平。 入脾、肺經。 可大補元氣, 補肺益脾, 生津安神。 人參大補元氣, 常用於急救, 如獨參湯治氣虛欲脫。 大失血後,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無形之氣所當急固, 人參可益氣固脫, 急煎服後脫症消失, 血壓恢復, 可為搶救營得時間。 因可補肺益脾, 也用於肺氣虛及脾虛。 熱病後之氣陰兩虛及消渴患者用之, 可益氣生津止渴。 氣血兩虛, 心神不安患者用之, 可益心氣, 安心神。 人參補氣兼能養陰, 其性守而不走;黃芪補氣兼能扶陽,
黃芪配防風
防風味辛、甘, 性微溫。 歸膀胱、肝、脾經。 功能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
黃芪配當歸
黃芪配當歸, 名曰當歸補血湯, 由黃芪與當歸以5比1的比例構成, 功能補氣生血。 方中重用黃芪, 其用量五倍於當歸,
從上面可以看得出來, 黃芪分別和當歸、防風、人參搭配, 用來熬制補血的佳釀, 這是十分的難得的, 但是, 在以後的生活中, 一定要多加注意, 適量攝入, 切不可大量攝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