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飲留胃腸型痰飲

治療方法: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加減。

證候表現:心下堅滿或痛, 自利, 利後反快, 雖利心下續堅滿, 或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 腹滿, 便秘, 口舌乾燥, 舌苔膩, 色白或黃, 脈沉弦或伏

病因病機:水飲壅結, 留于胃腸, 鬱久化熱

治則治法:攻下逐飲

方用: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六章氣血津液病證(卷)·第三節痰飲(篇)

原文:飲留胃腸證心下堅滿或痛, 自利, 利後反快, 雖利心下續堅滿, 或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 腹滿, 便秘, 口舌乾燥, 舌苔膩, 色白或黃, 脈沉弦或伏。 證機概要:水飲壅結, 留于胃腸, 鬱久化熱。

治法:攻下逐飲。 代表方:甘遂半夏湯或己椒藶黃丸加減。 前方攻守兼施, 因勢利導, 用於水飲在胃;後方苦辛宣洩, 前後分消, 用於水飲在腸, 飲鬱化熱之證。 常用藥:甘遂、半夏逐飲降逆;白芍、蜂蜜酸甘緩中, 以防傷正;甘草與甘遂相反相激, 祛逐留飲;大黃、葶藶, 攻堅決壅, 瀉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泄, 導水利尿。 飲邪上逆, 胸滿者加枳實、厚朴以泄滿, 但不能圖快一時, 攻逐太過, 損傷正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