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生自殘應該怎麼教育

一、學生自殘應該怎麼教育

二、為什麼會自殘

三、自殘的鑒別診斷

學生自殘應該怎麼教育

1、學生自殘應該怎麼教育

1.1、正確運用懲罰。

懲罰與表揚相結合。 例如,在問題中發現閃光點,該肯定肯定,該批評批評。

1.2、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良好的親子

關係是有效溝通的前提,如果和孩子的關係太緊張,家長的話,可能就很難影響到孩子了。

1.3、通過改變環境來幫助孩子。 例如,孩子因為“在家老挨駡,太壓抑”,不願意回家,家長想讓孩子願意回家,設法讓家庭氣氛寬鬆一些、友善一些就可以了。

1.4、注意矯正方式的多形態。

例如,正面教育、榜樣影響、行為矯正、自然後果法等。

1.5、積極尋找並利用孩子自身的心理資源。 例如,精力體力充沛,可塑性強,自尊心強,渴望友誼和接納等。

1.6、強化適當行為,削弱不適當行為。 例如,針對孩子激烈的不良情緒和行為,不予理睬或讓其

目標不能達成,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大聲的批評,其實,也是一種關注,可能也會成為對不良情緒和行為的增益。 另外,幽默一下,也是不錯的辦法。

2、什麼是自殘

自殘是指人對自身肢體和精神的傷害。 一般來說,對精神的傷害難以覺察,因此,如果不特別指明,自殘僅僅是指對肢體的傷害。 自殘的最極端情況就是自殺。 自殘行為並不少見。 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過自殘的念頭,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而已。

3、自殘的形式

對於很多女性,長髮也被認為是肢體的重要部分。 而在對於感情重大打擊,或者還有一種壓力的促使下,她們很可能就以頭髮作為突破口,不斷的拔自己的頭髮,從而得到一種思想上的慰藉或心靈是的“解壓”。

而身體上的殘傷會使這類人存在一定的快感,從而更加真切的證明自己還活著,然而無論是哪種形式上的自殘,都會被人認為是心理不成熟或不健全的表現,甚至會感覺那些自殘的人狠瘋狂,因此他(她)們難以被社會接受,容納。 而在自殘者走入社會的時候,社會可能會因為擔心自殘者的脆弱或另類的思想行為,而在很多方面厭惡、限制或拒絕。

為什麼會自殘

1、興奮點短路:自虐的快感。

一些人會從痛苦中感到放鬆、刺激或興奮。 他們會習慣性地自虐。 自虐中對肉體的傷害就是自殘。 其他痛苦的減輕,如毒癮發作等。

2、衝動:衝動時的極端想法也能導致自殘。 比如賭氣,發誓,酒後無法控制自己等。

3、懲罰自己:自殘可以看成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當一個人老是自卑,性格孤僻,不悅納自己,不能認識到人人是有缺點,人是可以犯錯的時候,便自己老是不滿意自己,認為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便想到了懲罰自己,覺得都怪自己無能,於是便要懲罰這個無能的“自己”獲得一些解脫,自殘就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懲罰,實際上就是一種極度扭曲的“自責”現象,經常性的“自責”實際上就是“自殘”。

4、策略:為了獲取其他東西。

比如敲詐、獲取保險賠付等。 另一個明顯做法就是為了逃避懲罰而進行的逃避性自殘。 罪犯往往可能自殘。 特別是小偷,往往這已經成為慣偷早就計畫好的行業脫逃手段,甚至團夥規則。

自殘的鑒別診斷

自殺行為包括自殺姿態,自殺企圖與既成自殺。 顯然不可能實現的自殺計畫和舉動常被稱作自殺姿態;它們主要是表示一下意願而已。 然而,對於自殺姿態也不可掉以輕心;它們是強烈的呼救信號,必須予以徹底檢查,設法治療,緩解痛苦,預防下一次的自殺企圖,尤其應引起注意的是20%的企圖自殺者會在1年內再次嘗試自殺,其中10%的人最終以自殺了結了生命。 也許因為行為者自我毀滅的意願較輕,較含糊,猶豫不決或者行動的致命能力較低的緣故,自殺企圖是一種不成功的自殺行動。

大多數企圖自殺者在尋死的問題上都存在矛盾心理,自殺企圖可能是在祈求幫助,強烈的求生欲望挫敗了自殺企圖。 既成自殺以死亡告終。 既成自殺與自殺企圖間的區別不是絕對的。 因為自殺企圖也包括那些決定尋短但由於被及早發現或搶救及時而未亡者的行動,而且也有自殺企圖者失手造成致命的既成自殺。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