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流派 淺談練習楊式太極拳最大的問題

太極拳的文化博大精深, 每一個派系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在練習太極拳時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來看看朱懷元先生闡述練太極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大家一起來學習下吧!

太極拳流派 淺談練習楊式太極拳最大的問題

咱們就說一說練習楊式太極拳。 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最大的問題就是養生。 養生—技擊, 說是兩個支派也好, 兩個練法也好, 這都可以說, 咱們主要是養生。 養生可以至少(做到)別人多得一點病, 咱們少得一點病。 並不是養生可以益壽延年。

是有的。 但是不等於說人不死, 這不可能。 百病都消, 這不可能。 不過比別人少受一點痛苦, 少受一點折磨。 也就達到這麼個目的。 所以這個太極拳, 在這個初練的時候, 以養生為主。 在這個基礎上學習技擊。 這個養生的架子是以身帶手, 也就是拿腰帶著手練拳;而這個技擊正相反, 是以手帶身。 咱們今天主要談的關於養生這個問題。

太極拳的要求, 我不提了。 說為什麼要推手?推手跟技擊差不多?不是。 推手是技擊的基礎, 推手這一關過不去, 技擊根本不可能。 而且這個技擊, 基本上, 哎呀, 這算很微少的東西傳下來。 這是太極拳有七步功夫, 七步太極拳的(練法)呢, (第一)是上下相隨, 第二是內外相合, 第三是內外相合的上下相隨,

第四是拆架子, 第五是拆手, 第六是分勁, 第七是入化。 好像是這七步, 只有這七步。 我是不行。 入化這個東西屬於科學。 入化本是集中意, 無形無相莫猜疑, 掤捋擠按皆非似, 真得化勁萬歸一。 這個化勁, 隨心所欲, 這個咱們辦不到。 為什麼辦不到?因為從前的老前輩都是專業。 這楊家都是專業的, 冬練屋, 夏練院。 冬天在屋子裡練, 夏天在院子裡練。 這是說極冷極熱的情況。 就那樣練, 在十歲左右, 練無極樁, 有好多方法。 十二歲到十五歲必須練拳。 咱們沒有可能。 楊家這三代吧, 都沒什麼文化, 專業就搞太極拳。 可是呢, 這裡頭, 人家是怎麼練的?剛才說了, 冬夏三更, 那還不算, 二更, 五更的功夫也有。 說是刨去吃喝拉撒睡, 都練拳。 這個睡都不夠八小時。
所以呢, 你受不了這苦, 怎麼辦呢?我們大老師爺要出逃, 就跑。 我們老師爺楊建侯, 好幾次要剃青, 就是剃頭當和尚。 這在拳譜都有。 還是咱們練也不行, 咱們沒那個功夫, 這個化勁只是一說, 咱們到不了。

現在練太極拳為什麼要推手呢?推得就是要明白, 要懂勁, 為技擊打下基礎。 咱們沒有技擊比較, 當時也不行。 既然要推手呢, 講勁了。 掤, 捋, 擠, 按, 踩, 挒, 肘, 靠, 前進, 後退, 左顧, 右盼, 定。 咱們楊式太極拳呢也叫十三勢, 為什麼叫十三勢, 就是掤, 捋, 擠, 按, 踩, 挒, 肘, 靠, 四正四隅, 這是八個;前進, 後退, 左顧, 右盼, 定;八, 五, 十三勢, 那麼叫十三勢。 那麼具體地說, 太極拳有多少個式子呢?太極拳從頭到腳打下來, 刨去重複的一共有三十七式。 那麼咱們要推手的時候,

有兩個知, 一個是知己之功。 練得功夫, 符合功夫(的理論)再推手。 另一方面叫知彼之功。 粘住人家對方, 對方來了, 我怎麼辦呢?當然這裡頭用和練, 那是多少有些差別。 不是那麼一練, 就那麼一用, 不是。 這是有點差別。

那麼推手, 叫推四手。 現在一般不那麼推。 推的是掤, 捋, 擠, 按。 而推踩, 挒, 肘, 靠不許用。 可現在推手不那麼樣推, 怎麼合適怎麼推。 所以在從前推手先問(對方)咱們是推四手啊, 還是(推散手呀)隨便。 現在沒這麼一說。 這就是推手, 一方面驗證自己, 驗證驗證自己的功夫練得是否符合理論, 符合這個拳理。 另一方面研究對方, 我要按照太極拳的東西, 你到我身上, 我要怎麼辦。 一方面知己一方面知彼, 這是推手。

在另一方面, 也可以說, 還有一方面, 提高練拳的興趣。 老那麼練, 有點煩, 在功夫上, 再推推手, 互相再交換交換。 這樣一方面有興趣, 另一方面研究, 互相研究的性質。 這樣互相進步, 這是很好的。

太極拳的勁呢, 是掤, 捋, 擠, 按, 踩, 挒, 肘, 靠, 左顧, 右盼, 前進, 後退, 定。 實際上這十三個, 在練拳裡都有用處。 好多人不注意這個問題。 所以希望我們練的時候多多注意這幾點。

那麼, 太極拳推手的時候, 講八個字不夠, 另外還有幾個字。 兩個人一搭手, 叫聽力, 聽勁;人家一搭手, 你往裡一進, 叫問勁。 一個聽, 一個問, 這一聽一問真靈就出來了, 手接觸, 真靈勁就出來了;這裡頭有按勁, 可以說有按勁;有送勁;有發勁;有抖勁;有長勁;有開勁;有合勁;還有提勁;沉勁;還有鑽翻勁。 我說的不全,可能還有幾個。所以啊,你練拳的時候不但把掤,捋,擠,按,踩,挒,肘,靠,左顧,右盼,前進,後退,定擱裡頭,只有你到那時候,你功夫到了,有所體會了,你能得著一個勁,那個勁,你就明白了。當然至於會用不會用,怎麼(用),明白是怎麼個意思了,(才能逐步提高)。這太極拳非常難。

有的練太極拳,急於求成,這個不行。那老前輩從十三,十幾歲就練了,都是四十多後出名啊,那個練法都是四十以後。黑夜白日練。有的拳譜記載,我師爺楊澄浦,1928年到南方去,那個時候1928年去的,1930年回來的。1928年到南方去的時候一天練三十遍拳。拳譜上有記載,他一天練三十遍拳,當然他練的是快,就說快的話,這六路拳打下來,咱算他十分鐘,三十遍拳是多少分鐘?再練練刀呀,劍呀,槍呀,再跟我們大師爺推推手,再走走大捋呀。這個時間是了不得。可惜,回來後時間不長就死了。1928年去1930年回來的。那咱們一天才練多少?這個就很難說了。所以呀,有的人練拳,好像一學就會,一練就有功夫了。這不可能!那老前輩太極拳下的功夫,那怎麼比呀?要那樣的話,楊家的太極拳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到我們這兒就更不行,那毫無疑問的。並不是保守,條件不允許。所以練拳的時候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必須有決心有信心,這才能把太極拳練好。

至於說這個勁,特別是發勁,很不容易做到。因為什麼呀?發勁是這拳架子的精華組成這麼一塊。你比方,對方不失重,就是重心沒動,按我的話說,跟洋灰樁子似的,你能往上撞嗎?撞得動嗎?張明新,體重180多斤。我推動他了?那不玩笑嗎?這裡你必須讓他失了重,腳底下不穩了。那怎麼才能這樣呢?你推手嘛,這就出來了嘛。要不推手,那個東西組合不到一塊,你要不推手,那是不可能的,那樣發勁都是不可能的事。其實呢,我們老師講話,如果在拳腳裡頭功夫到了,都體會了,都熟練了,推手的時候,那最後那一點,一點你就會。他說的挺容易的,我覺得沒那麼容易,這是實際情況。

太極拳實戰有多種形式,接手的方法也很多。

一、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這種功夫跟習武者的定力以及武術的高低有很大關係,首先它要對人體的結構、意識動態,運動軌跡有個準確的判斷,避實擊虛方能湊效。在這種功夫中還有更高的,它以神意為主,肢體為輔,在周旋之中以意接意,意攻勢攻,意失勢亂,心神合一方為治道。與肢體的配合加上武術的修為是完全可以挾制對方的。甚者無需接觸可使對方傾者傾,倒者倒。但它不是氣功,它是戰略戰術。再說躲閃並非是一個意思,經過太極拳的訓練,身體松活的程度可以巧妙的綜合成無限個作用力的方法,這叫活。活是由意識所支配,意就是武術修為的至高點,要明白,躲是避,閃即打也。

二、即化即打

這種功夫大家都知道,它才是人們所能想像到的太極。

經過太極拳的長期正確訓練,可以將身體練到松活極至,以戰略戰術的需求可以使身體機能部位產生出無限種作用力的方法,使敵人找不到實處,如臨深淵;如入水找不到救命草。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已完全失去自我,取人性命是彈指之間。

三、趁虛出擊

生命之要在於呼吸,一呼一吸生命尚存。拳中有內外相合之法,外動離不了氣息的作用,所以內外相合是很微妙的。它們在運動中有明顯的的虛實變化。在這些虛實變化中都有一個“零空間”,所以在實戰過程中,想要對方不呼不吸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你找到“零空間”。

四、以力借力

太極拳的發力點不是單向點,是多種力組合的點,至少三道力,所以太極拳所爆發出來的力是一個整體的勁兒。它的品質很豐富,所以在戰鬥中可以用身體的作用點以引力的方式以力截力,借力截力。用好的話,可傷內臟以及骨髓。

太極拳的應用方法很多,僅舉幾例。但在鬥爭中,它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功夫到家,使自己松活的如沙粒、如水、如空氣。在作用時,人身無處不是手,當然還要修煉自身,以博大的胸懷,以正義感去面對敵人,這叫放大自我。

在實戰接手中,第一就是膽量,膽量就是正義;第二是判斷力,要卡好對方進攻的時間差和對方肢體的虛實狀況和落點狀況;第三,身體靈活,以靜制動。

接手的接是迎的意思,這個手也並非單一的手,它指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當作用時才叫手,能運化者叫妙手,心也是手,意也是手,語言也是手。

進身不是近身,它不單指上步,它指合,與敵的勁兒吻合。是因勢而變,因勢造的形,所謂引進落空合即出。

總結:通過上文朱懷元先生的親身感悟,相信大家對太極拳的練習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大家在練習太極拳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感悟,小編建議大家將這些感悟記錄下來,相信會對以後練習太極拳產生很大的幫助哦!

我說的不全,可能還有幾個。所以啊,你練拳的時候不但把掤,捋,擠,按,踩,挒,肘,靠,左顧,右盼,前進,後退,定擱裡頭,只有你到那時候,你功夫到了,有所體會了,你能得著一個勁,那個勁,你就明白了。當然至於會用不會用,怎麼(用),明白是怎麼個意思了,(才能逐步提高)。這太極拳非常難。

有的練太極拳,急於求成,這個不行。那老前輩從十三,十幾歲就練了,都是四十多後出名啊,那個練法都是四十以後。黑夜白日練。有的拳譜記載,我師爺楊澄浦,1928年到南方去,那個時候1928年去的,1930年回來的。1928年到南方去的時候一天練三十遍拳。拳譜上有記載,他一天練三十遍拳,當然他練的是快,就說快的話,這六路拳打下來,咱算他十分鐘,三十遍拳是多少分鐘?再練練刀呀,劍呀,槍呀,再跟我們大師爺推推手,再走走大捋呀。這個時間是了不得。可惜,回來後時間不長就死了。1928年去1930年回來的。那咱們一天才練多少?這個就很難說了。所以呀,有的人練拳,好像一學就會,一練就有功夫了。這不可能!那老前輩太極拳下的功夫,那怎麼比呀?要那樣的話,楊家的太極拳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到我們這兒就更不行,那毫無疑問的。並不是保守,條件不允許。所以練拳的時候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必須有決心有信心,這才能把太極拳練好。

至於說這個勁,特別是發勁,很不容易做到。因為什麼呀?發勁是這拳架子的精華組成這麼一塊。你比方,對方不失重,就是重心沒動,按我的話說,跟洋灰樁子似的,你能往上撞嗎?撞得動嗎?張明新,體重180多斤。我推動他了?那不玩笑嗎?這裡你必須讓他失了重,腳底下不穩了。那怎麼才能這樣呢?你推手嘛,這就出來了嘛。要不推手,那個東西組合不到一塊,你要不推手,那是不可能的,那樣發勁都是不可能的事。其實呢,我們老師講話,如果在拳腳裡頭功夫到了,都體會了,都熟練了,推手的時候,那最後那一點,一點你就會。他說的挺容易的,我覺得沒那麼容易,這是實際情況。

太極拳實戰有多種形式,接手的方法也很多。

一、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這種功夫跟習武者的定力以及武術的高低有很大關係,首先它要對人體的結構、意識動態,運動軌跡有個準確的判斷,避實擊虛方能湊效。在這種功夫中還有更高的,它以神意為主,肢體為輔,在周旋之中以意接意,意攻勢攻,意失勢亂,心神合一方為治道。與肢體的配合加上武術的修為是完全可以挾制對方的。甚者無需接觸可使對方傾者傾,倒者倒。但它不是氣功,它是戰略戰術。再說躲閃並非是一個意思,經過太極拳的訓練,身體松活的程度可以巧妙的綜合成無限個作用力的方法,這叫活。活是由意識所支配,意就是武術修為的至高點,要明白,躲是避,閃即打也。

二、即化即打

這種功夫大家都知道,它才是人們所能想像到的太極。

經過太極拳的長期正確訓練,可以將身體練到松活極至,以戰略戰術的需求可以使身體機能部位產生出無限種作用力的方法,使敵人找不到實處,如臨深淵;如入水找不到救命草。在這種情況下,敵人已完全失去自我,取人性命是彈指之間。

三、趁虛出擊

生命之要在於呼吸,一呼一吸生命尚存。拳中有內外相合之法,外動離不了氣息的作用,所以內外相合是很微妙的。它們在運動中有明顯的的虛實變化。在這些虛實變化中都有一個“零空間”,所以在實戰過程中,想要對方不呼不吸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你找到“零空間”。

四、以力借力

太極拳的發力點不是單向點,是多種力組合的點,至少三道力,所以太極拳所爆發出來的力是一個整體的勁兒。它的品質很豐富,所以在戰鬥中可以用身體的作用點以引力的方式以力截力,借力截力。用好的話,可傷內臟以及骨髓。

太極拳的應用方法很多,僅舉幾例。但在鬥爭中,它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功夫到家,使自己松活的如沙粒、如水、如空氣。在作用時,人身無處不是手,當然還要修煉自身,以博大的胸懷,以正義感去面對敵人,這叫放大自我。

在實戰接手中,第一就是膽量,膽量就是正義;第二是判斷力,要卡好對方進攻的時間差和對方肢體的虛實狀況和落點狀況;第三,身體靈活,以靜制動。

接手的接是迎的意思,這個手也並非單一的手,它指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當作用時才叫手,能運化者叫妙手,心也是手,意也是手,語言也是手。

進身不是近身,它不單指上步,它指合,與敵的勁兒吻合。是因勢而變,因勢造的形,所謂引進落空合即出。

總結:通過上文朱懷元先生的親身感悟,相信大家對太極拳的練習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大家在練習太極拳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感悟,小編建議大家將這些感悟記錄下來,相信會對以後練習太極拳產生很大的幫助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