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脾虛肝旺型佝僂病

證候表現:頭部多汗, 面色少華, 發稀枕禿, 納呆食少, 坐立、行走無力, 夜啼不甯, 易驚多惕, 甚至抽搐, 囟門遲閉, 齒生較晚, 舌淡, 苔薄, 脈細弦。

病因病機:脾虛氣弱, 故多汗, 乏力, 納呆。 脾虛化源乏力, 氣血不足則發稀枕禿。 肝失陰血濡養, 肝木偏旺, 則夜啼不甯, 易驚多惕, 甚至抽搐。 肝主筋, 肝氣不足, 則坐立、行走無力。 體虛發育遲緩, 漸次由脾及腎, 故囟門遲閉, 齒生亦晚。

治則治法:健脾平肝。

處方:益脾鎮驚散加減。

出處:《中醫兒科學》·第一章常見病證(篇)·第十四節佝僂病(章)

原文:脾虛肝旺症狀頭部多汗, 面色少華, 發稀枕禿,

納呆食少, 坐立、行走無力, 夜啼不甯, 易驚多惕, 甚至抽搐, 囟門遲閉, 齒生較晚, 舌淡, 苔薄, 脈細弦。 證候分析脾虛氣弱, 故多汗, 乏力, 納呆。 脾虛化源乏力, 氣血不足則發稀枕禿。 肝失陰血濡養, 肝木偏旺, 則夜啼不甯, 易驚多惕, 甚至抽搐。 肝主筋, 肝氣不足, 則坐立、行走無力。 體虛發育遲緩, 漸次由脾及腎, 故囟門遲閉, 齒生亦晚。 治法健脾平肝。 方藥益脾鎮驚散加減。 方中人參補益元氣, 白術、茯苓健脾助運, 朱砂安神鎮驚, 鉤藤平肝熄風, 燈心草清降心火, 甘草調和諸藥。 體虛多汗者, 加五味子、龍骨、牡蠣生津固澀止汗;睡中驚惕者, 加蟬蛻、珍珠母熄風鎮驚:夜間哭吵者, 加木通、竹葉清心降火;反復抽搐者, 加全蠍、蜈蚣祛風鎮痙。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