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耳鳴的治療

一、現代醫學

1、病因治療:針對原發病變採取特殊處理效果較好。 如分泌性中耳炎抽液後耳鳴消失, 早期雜訊性聾脫離雜訊耳鳴緩解或消失。 但某些原發病經治療後耳鳴並無變化, 如累及耳蝸的耳硬化症鐙骨術後。

2、針對感音神經性聾的治療措施, 部分病例耳鳴減輕甚至消失。

3、抗驚厥藥物的治療:常用藥物為卡馬西平。 先作利多卡因試驗, 即將利多卡因100mg加入注射用水5ml靜脈推注, 10~30秒鐘內注完, 耳鳴響度減輕20%以上為陽性反應, 用卡馬西平可能有效。 卡馬西平初量100mg, 每日2次, 逐周增加劑量, 每次增加200mg/日, 一般不超過800~1000mg/日,

有效率達80~90%。 用藥中注意觀察血象及肝功能。 青光眼、心血管疾病、肝膽疾病或老年患者慎用。

4、掩蔽療法:用外界聲刺激來抑制耳蝸或聽神經的自發性興奮增高的活動, 以特製的掩蔽器或助聽器實施。 用掩蔽療法前先作耳鳴匹配試驗, 找出耳鳴中心頻率、閾值、掩蔽聲強度及有無後效抑制, 有後效抑制者療效較好。 掩蔽聲強度一般為耳鳴閾值或閾上10dB。 80%以上耳鳴可被寬、窄帶雜訊或純音掩蔽, 但嚴重感音神經性聾, 高頻性耳鳴的療效差。

5、生物回饋療法:常以肌電圖作指標, 每週治療2次, 每次20分鐘, 使病人學會放鬆自己, 治療6次後多有一定療效。

6、鼓室神經切除, 鼓室神經叢切除, 迷路切除及其蝸神經切除等手術治療,

如僅針對耳鳴而實施者, 療效甚微。

二、中醫學

1、治療原則:風熱侵襲型宜疏風清熱散邪;肝火上擾型宜清肝泄熱, 開鬱通竅;痰火鬱結型宜清火化痰, 和胃降濁;腎精虧損型宜補腎益精, 滋陰潛陽;脾胃虛弱型宜健脾益氣升陽。

2、治療方法

風熱侵襲型:外治:用鵝不食草650g, 辛夷花150g, 煎水兩次後混合, 濃縮成1500ml, 加鹽酸麻黃素粉3.75g, 葡萄糖粉15g, 過濾消毒即成。 滴鼻, 每次數滴, 每日2~4次。 另用鮮石菖蒲搗汁滴耳, 每次數滴, 每日4~6次;針灸治療:取上星、迎香、合穀穴, 針刺, 留針10~15分鐘, 每日1次;內治:用銀花15g, 連翹15g, 薄荷10g, 荊芥10g, 淡豆豉10g, 牛蒡子10g, 竹葉6g, 蘆根15g, 菊花15g, 桑白皮10g, 桔梗12g, 蔓荊子12g, 升麻10g, 石菖蒲10g, 甘草5g。 水煎, 每日1劑, 分3次服。

肝火上擾型:用龍膽草5g, 梔子10g, 黃芩15g, 柴胡10g, 木通10g, 車前仁10g, 澤瀉15g, 石菖蒲10g,

大黃6g.水煎, 每日1劑, 分3次服。

痰火鬱結型:用法半夏10g, 茯苓15g, 陳皮10g, 黃芩15g, 黃連6g, 枳實10g, 杏仁10g, 瓜萎仁10g, 膽南星6g, 甘草5g。 水煎, 每日1劑, 分3次服。

腎精虧損型:用熟地30g, 山藥30g, 山茱萸10g, 丹皮6g, 澤瀉10g, 茯苓15g, 五味子15g, 磁石30g, 石菖蒲10g.水煎, 每日1劑, 分4次服。

脾胃虛弱型:用黨參20g, 黃芪30g, 白術10g, 當歸15g, 陳皮5g, 柴胡6g, 升麻6g, 葛根15g, 蔓荊子10g, 石菖蒲10g。 水煎, 每日1劑, 分4次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