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身體健康的殺手, 早已引起了大多數人的關注和警惕。 但是對於低血壓, 卻很容易被人們所忽視。 人的血壓是波動變化的, 一年當中血壓變化夏季偏低。 這是因為夏天氣候炎熱, 體表血管舒張, 阻力下降, 血流增加, 人們出汗多, 血容量下降, 因此, 血壓與冬季相比, 普遍要下降大致12/8毫米汞柱。
血液專家指出:“近年來, 低血壓不僅在老年人中多發, 也‘找’上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長期的低血壓症狀會影響到正常工作與生活, 導致年輕人工作效率低, 出現心情壓抑等精神障礙;而老年人則容易突然跌倒而骨折,
一、低血壓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體位低血壓:在體位發生變化, 如蹲起站立、長時間站立時由於頭部供血不足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的症狀。 此類型多見於血管硬化的老年人, 原因主要有二點:一是多數老年人會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導致身體血壓調控能力下降;二是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因服用降壓藥不當而造成的。
2、體質低血壓:低血壓在體質衰弱者及女性較多見, 有的沒有任何症狀, 有的可能出現長期眩暈、乏力、氣短、精神不振、易疲勞等症狀。 不少白領由於工作過於繁忙,
3、一過性低血壓:在天氣炎熱的夏天較為常見, 因出汗過多、血管擴張而導致血液供應量減少, 會出現暫時性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
二、長期低血壓患者要及時就醫
1、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對於有低血壓的人們, 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每天都應堅持體育鍛煉, 如果難以耐受劇烈的活動, 可以選擇一些強度不大的運動,
2、要合理飲食、加強營養。 低血壓患者在生活中要合理搭配膳食, 不偏食、不節食, 以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 夏季是低血壓的高發季節, 建議晨起喝杯淡鹽水(低血壓與高血壓相反有納鈉性), 補充血容量, 防止血壓下降。
3、要重視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 老年人要特別重視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壓藥, 不要隨意更換降壓藥的種類和劑量;平時要注意變更體位元時的速度, 比如起床或蹲下時不要過急過快。
4、症狀得不到緩解者要及早就醫。 如果有人低血壓的症狀長期得不到緩解, 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斷低血壓的類型, 並按照專業醫生的診斷, 進行處方治療,